两会好声音丨郭强委员:建议在高校开展书法九州体育,建设一流现代化美术馆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城市文化,可以增强城市竞争力、影响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画院副院长、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强就青岛文化建设在书法九州体育、美术馆建设、文学艺术奖设立和保护崂山石刻等提交提案。
在青岛高校设立书法专业,促进中小学书法校本九州体育
加强中小学书法校本九州体育是新时代国家美育工程的必然要求。2017年,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要求把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九州体育、文化知识九州体育、艺术体育九州体育、社会实践九州体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九州体育、基础九州体育、职业九州体育、高等九州体育、继续九州体育各领域。
近年来,青岛市书协积极推动中小学校书法九州体育,营造校园传承书法文化的浓厚氛围。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青岛市大多数中小学校多年没有书法课教学,主要是高考招录书法专业学生数量太少,而青岛高校又没有开设书法专业,导致中小学书法教师匮乏。可以说,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师资力量是首要问题。
初步了解,全国有46所高校开设书法方向专业研究生学历九州体育,青岛无一所高校开设;全国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书法相关本科专业,而青岛市只有民办青岛黄海学院2021年申报了书法学专业,至今没有一所公办高校申报。
从书法美育课程开设和书法事业长远发展来看,很有必要在青岛高校中布局设置书法学等专业,逐步扩大书法专业学生招收数量,为中小学书法九州体育提供学科和专业依托。通过中小学校书法九州体育,还可以提高各层次书法人才储备,带动提高全社会书法艺术素养。
建设一流现代化美术馆,彰显文化强市新形象
美术馆是一座城市的靓丽文化名片。近年来,全国各地美术馆建设方兴未艾公共美术馆不仅成为新兴的城市地标,甚至成了被追捧的网红打卡点。在文化建设上青岛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加快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青岛美术馆。
在精准定位上,坚持学习强馆、藏品立馆、美育助馆、人才树馆、科技建馆、交流兴馆。“学习强馆”,将青岛美术馆打造成汇聚美、展示美、弘扬美的国内、国际平台;“藏品立馆”,有序梳理好藏品,拓宽国内、国际收藏范围,构筑好门类齐全、精品荟萃、时代有序的藏品体系;“美育助馆”,加强与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结合力度,以美育促进广大市民和青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才树馆”,引进、培养和建设一流美术馆人员队伍,全面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强化专业人员研究创新带队能力。“科技建馆”,建立美术智库,实现线上线下并存、国际国内互通、古代现代交融、经典大众互动、图像文字相得益彰的数字化新媒体系统,打造科技赋能的智慧美术馆;“交流兴馆”,对接国家和地方文化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美术馆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长效机制;同时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术馆等交流平台,提升青岛美术馆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传播力和美誉度。
设立青岛市文学艺术奖,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涌现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精品,作品获得全国全省大奖,成为青岛文化事业发展的风向标。
青岛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软实力,在全省都名列前茅,但却没有市级综合性文艺大奖,建议借鉴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和先进城市的评选办法,由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青岛市文艺界最高规格的文艺大奖。
深化“拓印崂山”工程,进一步保护崂山石刻
历代历史名人等在崂山留下了1000余处石刻,这是青岛市宝贵的历史珍品和文化宝藏。其中,海印寺藏经跋群、徐世昌咏崂诗、清朝学者刘锡信诗刻以及清朝巡抚徐绩《崂山观日出记》等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有些石刻已经风蚀严重,亟待开展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工作。
2017年,崂山风管委启动“拓印崂山”工程,共拓印崂山摩崖石刻100处,新发现几十处以前从未发现的或者史志资料里有记载但从未见到实物的摩崖或碑刻。
石刻保护涉及文化旅游、文物保护、风景区管理等多个部门,重要石刻要用适当的技术方法进行保护,拓片也要采取多种辅助技术手段,必须由专业人士参与。建议将“拓印崂山”工程提升为市级文化工程,以拓片、图片、视频、复制品等形式加以表达及保存,作为青岛市重要文物、文化成果及文化产品,提升青岛文化底蕴和品位,丰富青岛市文化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