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 | 青岛以“硬核成果”擦亮“中国创造”名片
九州体育评论员李京媛
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创造”正以崭新的姿态闪耀世界舞台,而青岛,无疑是这璀璨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座海滨城市,凭借着深厚的工业底蕴、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了不起的中国创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青岛的创造精神源远流长,可追溯到百年之前。曾孕育自行车厂、啤酒厂等民族工业,改革开放后,凭借海尔、海信、青啤等“五朵金花”扬名国际,奠定“品牌之都”地位。进入新时代,青岛创造更是迈向更高台阶。其海洋科研资源得天独厚,集聚崂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在深海探测、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成果丰硕。如“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青岛启航,实现我国深海探测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8213米,占据深海观测领域的高点。这些成就彰显了青岛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硬核实力,让“中国创造”在全球深海科技竞争中崭露头角。
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青岛创造的显著特征。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标志我国基本掌握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海克斯康实现高精度测量技术国产化替代,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保障;海尔卡奥斯以“AI +工业互联网”重塑全球智造新生态。它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产业需求,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在智慧渔业方面,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和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 - 1”从青岛出发,其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处理技术,实现养殖水的循环利用,引领中国渔业发展新潮流。在绿色港口建设上,青岛港前湾港区的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装卸效率领先,能源消耗来自清洁能源,成为“绿色港口”标杆。
青岛创造不仅体现在重大科研成果与产业突破上,还体现在城市的文化与生活中。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上,人形机器人的惊艳亮相,为百年啤酒文化增添科技魅力,让市民游客感受到硬核科技的“烟火气”。
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以其在海洋科技、高端制造、智慧生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生动诠释了“了不起的中国创造”。在未来,青岛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在“中国创造”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创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