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是故乡 | 发红包、吃年夜饭……西海岸这家企业留住“归心”也留住了人心

2021-01-31 23: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28420)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雪 白菊

一进腊月,在外工作的“打工人”就开始期待春节的到来,“回家过年”是抹不掉的情结。今年过年不一般,随着各地纷纷出台“就地过年”的倡议,企业也开始花式留人就地过年。

发放红包补贴,为员工及家人提供免费食宿,吃年夜饭、发红包……西海岸新区的这家企业用暖心方案留住员工,让来自天南海北的“异乡客”过个别样的团圆年。

真金白银,企业大手笔留员工在青过年

“为了保障产能,我们前几年的春节都在加紧生产,本想着新的仓库已经投入,今年终于能让大家回家过个团圆年了,没成想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升高。”惠城环保总经理叶红介绍说,“其实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已经连续四个春节没有回家了,随着公司业务及订单的增加,未来几年公司或将再度迎来春节不停产的现象。但是考虑到疫情影响,公司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呼吁员工留青过年,节后另寻时间回家看望家人。”

在外辛辛苦苦打拼一年,谁都想利用春节的时间与亲朋好友好好团聚一番,享受一份久违的亲情。考虑到员工人数较多,惠城环保提前对员工进行了情况摸底和意愿征询,在充分尊重员工意愿的前提下,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对于坚持返乡过年的员工,我们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其沟通,在确保符合各地防疫政策的前提下,让员工安全度过春节,”叶红说,在疫情和亲情的天平上,更多的员工选择亲情让位于疫情,将思亲之情放在心底,只有极少数的员工选择返乡过节。

惠城环保员工收到的红包

为了让员工留的舒心、放心,切实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惠城环保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保障员工度过美满的团圆年。“企业在保证员工正常休假的基础上,为每一个留青过年的员工准备了1000元的新年大红包。无论员工的户籍是否在青岛,只要留下来过年,我们就给发红包。”叶红告诉记者,“我们企业给员工发红包并不只有今年这一年,而是形成了传统,往年我们让大家鼓足干劲儿,也会给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包个大红包。”

身在异乡,一道家乡的美食,最能安抚思乡的心。为了让员工在年三十的晚上吃上热乎乎的家乡饭,感受到家的温暖,惠城环保为留青员工安排丰盛的年夜饭。“延续公司惯例,年三十当晚,我们公司董事长及高管都会陪伴留青的员工一起吃团圆饭、看春晚,欢度新年。”叶红表示,公司宾馆酒店在春节期间将为留青过年的员工及其亲友提供免费服务,切实妥善解决他们的食宿问题。

以厂为家,留青过年不缺仪式感

“刚来工作时还是个大姑娘,现在我儿子都五岁了,”谈到自己的家庭,惠城环保的员工李鑫难掩喜悦,这是她在惠城环保工作的第九个年头,在青成家立业,“他乡”早已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这个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姑娘有着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翻看李鑫的朋友圈,感受到浓浓的家庭的温情,儿子画的画、家人的周末出游、亲手做的“大餐”……她日复一日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自己青岛“小家”的成长。

与父母相距一千多公里,每年春节是最受期盼的团圆时刻,一边是千里之外亲人的牵挂,一边是“就地过年”的倡议,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青岛过年,“回家是个麻烦事,从青岛回东北太远了,只有过年才能回趟家,家里老人已经两年没见孩子了,今年满怀欣喜地和家里人说能回家过年了,遇到疫情反复,虽然心里有落差,但我们还是决定不回去了。”

一年到头,最想念的就是家里的热乎饭,“今年一定是个别样的年,”李鑫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充满了期待,“我们董事长每年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都是和员工一起吃的,今年也不例外,年初一、初二还给我们发红包,虽然没法回家了,但是打开视频‘云聚会’也一样能和家人朋友欢聚。”

东北姑娘李鑫“南下”来青工作,来自河南的生产车间员工黄鑫则是“北上”扎根青岛,“公司说‘是我们的员工,我们就负责到底,’”黄鑫对“就地过年”的号召有更深的感受,回想起去年过年的场景,他内心深处有许多感慨,“去年我们全家回了妻子的老家湖北过年,回来后的隔离成了问题,好在公司给我们全家安排了免费的住宿,嘱咐我不用担心假期和工资,让我们安心隔离。本想着今年能过个安心年了,但是遇到了疫情反复,所以很能理解留下来过年的倡议,不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

工作状态下的李鑫和黄鑫

留人过年是一时,留人发展才长久。在黄鑫眼里,“就地过年”也是回家过年,这是他进入惠城环保的第十一个年头,最初,爱人在江苏工作,两人分隔两地,两个年轻人在两个城市间再三忖度后,决定一起在青岛打拼,“我从河南老家来青岛时,公司还只有一个车间,现在广东、威海都有了我们的公司,我们都是‘以厂为家’,一起工作的同事早就成了家人,所以留在这里过年和回家一样。”

提到公司正在建设的董家口项目,黄鑫满是自豪,“我还没去过董家口,不过可能过几个月就过去了,因为一出通知我就报名了,”从老厂到正在建设中的董家口项目有近70公里的距离,黄鑫介绍说,与他一样毫不犹豫报名支援新项目建设的员工不在少数。

工作岗位上的黄鑫

真诚同脉,青岛用心助推企业发展

企业拿出最大诚意留住员工就地过年,在这背后一脉相承的,是这座城市留住企业的真心实意。

“我们落地青岛后,每两年就会实现一个大的跨越,这和青岛政策加持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叶红坦言,从最初的小型贸易公司,发展到成功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惠城环保的发展伴随着青岛的成长,“我们一直说自己对青岛有着深厚的情怀,这的确是我们的真心话。从最初有问题主动联系政府,到现在政府预先规划、用心推着企业前进,政府服务意识的转变让我们企业感受到根植内心的温暖,也坚定了企业留在青岛发展的决心。”

此前由于产能受限、库存不足,需要增加设备装置扩大产能,原有的厂区已无法扩容,寻找新的工厂用地成为摆在惠城环保面前的一道难题。“以往项目推进需要企业派专人与政府各部门对接沟通,而董家口是完全反过来,他们推着企业往前走,”谈及此事,叶红感触颇深,“初到董家口,管委会就专门为我们这一家公司成立了办公室,点对点提供服务。专员带着我们的问题和各部门对接,办事效率提高了太多。”

“回购土地涉及法院查封、银行抵押、施工单位欠款等一系列问题,董家口管委会帮我们联系法院、银行,每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的内心都在打鼓,但是董家口管委会见招拆招,最终将以净地卖给我们企业。”叶红说,“后续厂区规划,董家口管委会也帮助我们做好规划,我们对董家口的地形地貌、降水情况均不了解,厂区用水用电及排水设计需要与政府沟通,但是管委会此前针对此类问题开会讨论,给我们列出了厂区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且直接拿出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