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银行罚单透视:罚金呈倍数增长,国开行“领”最大额罚单!

2025-08-28 15:06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9350) 扫描到手机

7月,监管部门对银行业延续强监管态势。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5年7月,监管部门给银行开出的罚单数量达759张,较6月暴增90.23%;罚没金额2.25亿元,环比增长106.42%。信贷违规和反洗钱不力,成为被处罚事由的高频词。农商行罚单张数和罚没金额居首位。国开行则因三项违规被罚没超1300万元。

总体概况:

呈倍数增长,创2月以来新高

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5年7月,监管部门给银行开出的罚单数量达759张,较6月暴增90.23%;罚没金额2.25亿元,环比增长106.42%。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7月,银行业收到的罚单数量以及罚没总金额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的月度新高。另据企业预警通,7月份,金融监管局开出罚单404张,罚没金额9882.60万元;央行开出340张,罚没金额10675.16万元;外管局开出15张,罚没金额1928.44万元。另据梳理,7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央行、证监会开出的罚单数量环比明显大增。外管局处罚金额环比有所回落。央行罚没金额环比翻倍,重点处罚反洗钱履职不到位、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科技相关规定等问题。

违规领域:

信贷业务违规罚单较上月增226.14%

企业预警通显示,具体到受罚理由分布,信贷业务违规罚单达287张,反洗钱业务违规264张,内控制度不健全157张,其中信贷业务违规较上月增量达199张,增幅226.14%,处罚金额环比增加60%,处于近6月较高水平。此外,7月份,结算与现金管理领域的处罚案由数环比增长1.8倍,处罚金额环比增长2.5倍,处于近6月较高水平。

记者梳理发现,7月份,因信贷业务违规而收到大额罚单的银行不在少数。比如,浙江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及信贷业务、银行存款业务、理财业务、员工行为管理、内控制度及投资业务等多个方面违规被罚款455万元。

除信贷违规外,违反账户管理、征信管理等也是被处罚的“重灾区”。比如,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黑龙江通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金融统计、账户管理、条码支付管理、金融科技管理、征信管理规定,以及未按要求报送大额交易或可疑交易报告,被处以警告、通报批评及88.8万元罚款,时任行长张某对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2.5万元;其下辖的通河支行、凤山支行、清河支行也因账户管理等相关问题被分别处罚。而长安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收到央行陕西省分行罚款400万元的罚单。

据金融监管信息,7月份,涉及贷款管理问题的罚单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7月处罚贷款资金被挪用的相关罚单多达30张,而6月仅9张相关罚单,环比大增233.33%。具体来看,掩盖不良、贷款分类不准确、贷后管理不尽职、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支付审核及贷后检查不到位等导致贷款被挪用皆多次出现。此外,一些机构在贷款风险分类及相关业务开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向前期已存在异常情况的客户违规发放借名贷款”“人为调整贷款利息逾期天数”“违规置换已核销贷款”等新情况。比如,7月25日,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逾期90天以上贷款未纳入不良、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被罚60万元;同日,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艳山红支行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被罚款30万元,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明支行因通过以贷还贷延缓风险暴露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再如7月21日,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同时,少数机构公司治理合规性问题仍有待从制度、流程、系统方面予以规范和重塑。

受罚主体:

农商行罚单数和罚金均居首位

从罚单的机构分布来看,据企业预警通,7月份,农商行共收到279 张罚单,占总量的36.8%,共被罚没7435万,占总罚没金额的33%,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稳居各类型的银行首位。此前,6月份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农商行罚单数位占据了当月罚单总量的32%,居6月罚单数量的“榜首”,成为受罚最集中的银行类型。《金融时报》梳理统计也显示,相较于今年上半年平均和去年同期情况,7月份公示的农村中小银行被开具罚单数量、被罚没金额和受处罚责任人数量都有较明显增加。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7月份,监管部门开出的317张罚单中,农商行及村镇银行两类银行分别收到了罚单115张、51张。从罚没金额来看,农商行当月被罚总额高达7946.53万元,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银行,村镇银行被罚2304.54万元。

分析人士认为,农商行之所以成为重灾区,根源在于其管理半径小、风控能力弱。很多农商行的网点深入乡镇,客户经理往往一人多岗,既做信贷又做揽储,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企业预警通显示,六大国有银行7月共收到117张罚单,罚没2279万。其中,邮储银行银行以34张罚单成为国有银行中的“罚单王”,涉及25名个人和9家机构;城商行在7月收到82张罚单,罚没4122万,其中有11张百万级罚单,仅次于农商行。城商行中,收到罚单最多的是南京银行10张。

大额罚单方面,7月份,超500万元的罚单有两张,均由央行开出,一张给了上饶银行,被罚668.9万元,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违反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等;另一张给了重庆三峡银行,被罚559.2万元,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违反反洗钱相关违规、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等。而唯一一张超千万元的罚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开出,给了国开行。这张处罚日期在7月25日的罚单显示,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因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反规定办理结汇、售汇业务,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被给予警告,处人民币1394.42万元的罚没款。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文鸿飞)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