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是老师也是二次元,一个青岛姑娘动漫热里的坚守,热爱不必向现实妥协

2025-08-11 16:0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082) 扫描到手机

在动漫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爱好者:她既是一名孤独症老师,用专业与耐心陪伴特殊儿童成长;也是一位资深coser,在角色演绎中释放对动漫的赤诚热爱。她叫秦丽媛,32岁,教龄8年,cos龄6年。当两种身份在她身上自然交融,动漫不仅成为她解压的窗口,更让她在现实与二次元的切换中,找到了独特的生活节奏。

初遇动漫:在角色里找到情绪出口

秦丽媛与动漫的缘分,已经十年了,从上学的时候加入动漫社团毕业之后一直没有躲断过。“那时候躲在被窝里看《火影忍者》,鸣人不服输的劲头总让我觉得热血沸腾。”但真正深入cosplay,却是工作后的事。作为孤独症老师,日常工作需要高度的耐心与专注力,“每天面对孩子们的情绪波动,还要处理家长的焦虑,下班时常觉得脑子像被塞满了棉花。”

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朋友拉去漫展帮忙。“满场的角色像从屏幕里跳出来,有人为了还原一个动作反复练习,有人因为遇到同好笑得像个孩子。”那种纯粹的热爱击中了她,“原来成年人也能这样毫无顾忌地释放热情。”回家后,她试着模仿《夏目友人帐》中的夏目贵志,“他温柔对待每只妖怪的样子,和我面对孩子们时的状态很像,穿上那身衣服,好像一天的疲惫都被抚平了。”

从此,动漫成了她的“情绪充电站”。备课间隙刷动漫解析,周末躲在房间缝制cos服,“做这些事的时候,脑子不用想教案和康复计划,只需要专注于一针一线、一眉一眼的还原。”她的cos作品多是治愈系角色,从《海贼王》里温暖的乔巴,到《咒术回战》中冷静的伏黑惠,“这些角色身上的韧性,能悄悄给我面对工作的力量。”

cos之路:从模仿到赋予角色灵魂

对秦丽媛来说,cosplay从不是简单的“穿衣服”。“选角色就像交朋友,得先懂他的故事,才能演活他的眼神。”她至今记得第一次cos是安迷修,“他是一个很正义的骑士,助人为乐,有自己的骑士原则。在比赛中即使是对手也会帮助其他人,是个非常正直的角色。”

筹备服装道具的过程,更是充满挑战与乐趣。“现在cos的服装都很贵,至少都要七八百一件,我们一般都是穿过了就挂在闲鱼上,让他们流动起来”漫展上的经历,也让她收获了许多温暖。去年夏天,她穿着厚重的《鬼灭之刃》蝴蝶忍服装在展厅拍照,突然中暑头晕,“旁边几个素不相识的coser立刻围过来,有人递水,有人帮我撑伞,还有人跑去组委会借冰袋。”那一刻,她觉得“同好”两个字格外有分量,“我们可能年龄、职业不同,但因为喜欢同一个角色,就能瞬间成为彼此的后盾。”

爱好与现实:让二次元的光照进日常

作为漫展常客,秦丽媛后来也尝试当起摊主,售卖自己收集的动漫周边,偶尔也会摆上几件特别的物件——那是她教的孤独症孩子们制作的简易徽章和手绘卡片。“孩子们对色彩和图案很敏感,他们画的动漫角色虽然线条稚嫩,却有种特别的生命力。”她从不刻意强调这些作品的“特殊”,“就想让大家单纯觉得‘这个图案挺可爱’,就像对待孩子们一样,不戴有色眼镜。”

有次,一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买下一枚孩子画的皮卡丘徽章,得知是特殊儿童的作品后,又跑回来多买了三枚:“我妹妹也喜欢画画,我想告诉她,用心画的东西都值得被喜欢。”这件事让秦丽媛很触动,“动漫的意义不就是这样吗?打破隔阂,让不同的人找到共鸣。”

如今,她依然保持着“工作日教书,周末追漫”的节奏。同事有时会打趣她“一把年纪还玩角色扮演”,她总是笑着回应:“正是因为工作需要理性和耐心,才更需要一个地方让感性自由生长。”在她看来,动漫和工作其实有着共通之处,“都是在用心理解一个世界,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它。”

动漫热里的坚守:热爱不必向现实妥协

聊起如今的动漫热,秦丽媛感受颇深。“刚玩cos时,漫展也就几千人,现在动辄上万人,连爸妈都知道‘原神’‘咒术回战’。”她乐见这种变化,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商业化能让更多人了解动漫,但不能丢了初心。”她拒绝过一些要求“过度暴露”的商业合作,“cos是为了靠近角色的灵魂,不是博眼球的工具。”

在当下,动漫热已然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文化浪潮,深刻地融入社会生活的肌理,从大众娱乐的日常消遣,到文旅产业的创新驱动,动漫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重塑着文化消费格局,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商业价值。记者特别采访到青岛幻梦文化的主理人,策展无数次的资深二次元苏克老师。他坦承,现在青岛的动漫文化氛围已经属于全国前排,甚至部分漫展已经赶超北京。每逢大型漫展,现场总是人头攒动,像上海的CCG EXPO、BilibiliWorld,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人次的观众,门票往往提前数周就被抢购一空。在社交媒体上,动漫话题的热度也居高不下,微博上与动漫相关的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数千亿,抖音上动漫相关视频的播放量更是高达数万亿次,“二次元”相关的热门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

动漫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着价值观、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国动漫也在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动漫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如《中国古诗词动漫》系列作品,将古诗词与动漫相结合,以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诠释古诗词的内涵,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增强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外动漫与文旅的融合,不仅能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甚至多地尝试动漫元素与传统景区的融合,为景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采访结束时,秦丽媛正准备去参加一场小型漫展,背包里装着刚熨烫好的cos服,还有几个孩子们新画的动漫书签。“你看,”她拿起一枚画着夏目贵志的书签,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二次元和三次元其实离得很近,只要心里有热爱,哪里都是舞台。” 在动漫热席卷的当下,秦丽媛的故事或许正是无数爱好者的缩影:他们在虚拟角色中汲取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前行,让热爱成为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也让动漫文化在一次次真诚的演绎中,变得更加鲜活而有温度。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仲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