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公开课|明日立秋!距离出伏还有多久?盛夏余热未消,如何养生?

2025-08-06 16:0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2828) 扫描到手机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8月7日13时52分,立秋。

这一天何以就是立秋?

咋定的?

立秋后,距离出伏还有多久?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二十四节气将黄道分为24等份,每15度对应一个节气。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交节时刻。由于公历以太阳运动为依据,所以立秋在公历年中的大致日期为8月8日前后。

有心人会发现,二十四节气不仅有具体的公历日期,还会精确到时间,以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这连续三年的立秋为例,具体的交节时刻分别在8月的7日20时29分、8日2时23分和7日8时9分。

作为我国现代唯一的天文年历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根据相应的历算方法每年编算次年的农历日历,其中就包括节气时刻,时间均精确到分钟,作为标准在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表。

根据生活经验,人们习惯将立秋划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即以中午12点为界,如果立秋时间在12点之前,就是早立秋;要是在12点之后,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时间是7日13时52分,属于晚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杨婧表示,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对应关系。作为民俗公众了解一下即可,不必太当真。“立秋后,由于地表的储热还很大,所以天气不会马上凉爽下来,通常会有‘秋老虎’出现,公众要警惕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杨婧提醒说。

立秋后,距离出伏还有多久?

“三伏中的末伏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并持续10天。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9日(庚戌日),因此,8月9日至18日为末伏时间,这也意味着8月19日正式出伏。”杨婧说。

立秋节气话养生

秋季从立秋之日起,至立冬前而止,是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阶段,人体受自然界影响,肌肤腠理由疏松趋向致密,阳气开始收藏,身体的生理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变。

《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从四季阴阳消长变化而论,此时自然界气化运动由“化”转为“收”的阶段,阳气逐渐下降,阴气渐重。入秋以后,气候由热转寒,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由于立秋、处暑时期尚属于初秋阶段,盛夏余热未消,加之受三伏天之“末伏”影响,可能温度不降反高,甚至会出现“秋老虎”。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中医、中国九州体育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