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八方资源紧急支援...
中医药诊疗成效好 青岛咋做的?医院煎药送隔离病房 患者每天拍舌苔发给医生
半岛记者 王鑫鑫
此前,国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青岛市胸科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收治服务区域为青岛、日照,承担着艰巨的救治任务。记者近日采访该院副院长李同霞和中医科主任吕洪清得知,从为首例确诊者应用中药起,就实现了在院确诊者的百分百中医药介入诊疗。医院每天煎汤药送隔离病房,患者每天拍舌苔照片发给医生,在缓解抗病毒治疗的西药引起的副作用、祛除白腻舌苔等方面,中药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迅速介入诊疗
作为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李同霞承担着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会诊工作,经常会诊到很晚。在胸科医院院内,她是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同时身兼医院救治专家组、疫情防控组和后勤保障组组长,身上的责任千斤重。医院刚收治首例确诊患者时,她便要求中医药快速介入新冠肺炎诊疗。吕洪清是中医科主任,接到任务安排后,她就全身心扑在确诊患者身上,一直跟隔离病房保持紧密联系。在接受采访时,她从中医角度进行了讲解。
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吕主任分析说,初期多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之太阳表证存在,逐渐出现咳嗽、咳痰、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苔白腻等临床表现,当属寒湿束表,邪正交争,故而发热、恶寒,湿邪易困阻中焦而见乏力、脘痞、或呕恶、便溏,气机不利、肺失宣发而咳嗽、胸闷。部分患者有寒湿入里化热之趋势,但因西药抗病毒药物有致腹泻、水样便的副作用,使热像不显。病位以肺脾为主,主涉太阳、太阴两经。治疗原则以清热透邪、化湿和胃、宣肺通络为主。处方以藿香正气散、达原饮、麻杏苡甘汤、败毒散及化瘀通络药加减而成。
医生患者用微信沟通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所以每个人的处方都不一样,我们会根据他们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方和用量。”吕主任告诉记者,有的病人一天吃四五服,而有的一两天吃一服。汤药全部由医院煎制而成,由专门的传递员通过传递窗传递至隔离病房。汤药成包包装,送来时都是温热的,患者可直接饮用,方便安全。
吕主任并不在隔离病房里,她是如何跟患者沟通的呢?为此,她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服中药的患者都加上她的微信。“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既然做不到切脉,那我们可以做到前三者。加上微信后,她要求患者每天拍自己的舌苔照片发给她,她会根据舌苔的变化来判断病情变化。“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舌苔白腻,这表示体内有湿血,在服用中药后,白腻的舌苔很快就正常了。”对于上了年纪不会使用微信的患者,她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症候,还让隔离病房的护士拍他们的舌苔照片发过来,密切关注他们的病情。
她还提到,有些西药抗病毒药物会引起患者腹泻、水样便的副作用,而中药对于改善这些副作用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很多患者服用中药两三天后副作用便缓解了,可以说起效比较快。”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成效明显。集中省、市、区(市)、院四级中医药专家,驻点指导,实行中西医联动、优势互补的救治措施。截至2月16日,对所有确诊病例均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显效28例。
胸科医院吕洪清主任表示,下一步,该院也将推出清肺排毒汤,为确诊患者进行使用。
- 青大附院神经外科:厚积薄发,追求卓越,引领区域神经诊疗技术创新发展
- 打造区域内儿童罕见病诊疗高地!青岛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成立
-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
- 【青岛市优势诊疗专科 | 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
- 搭建中医药国际交流新桥梁,青岛市中医医院与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 胶州市“三伏养生节”暨中医药文化夜市点亮夏夜
- 平度市第四人民医院涉多项违规行为被罚,超范围诊疗、违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及放射防护缺位均在列
- 破纪录!老年高难度手术单日完成5台,背后是北大顶级团队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的联合诊疗
- “秒睡”可能是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睡眠障碍门诊精准诊疗破解“嗜睡”谜团
- 专家团队丨特色诊疗项目 为眼健康精准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