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
平度春节非遗展示传承活动80余场,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平度将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传承活动。
文/图 半岛记者 邬明洋 郑阳
春节民俗文化透过时光的沉淀和岁月的变迁一直延续至今。而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平度,在守正创新中,平度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厚。一方面,在广袤的平度农村大地,农民群众坚持传统的春节习俗,守住了浓浓的年味;另一方面,由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创新地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春节期间的80余项文化活动中,通过文艺轻骑兵、非遗大集、希望的田野、镇街春晚等多种走基层、接地气的形式,让春节的欢乐持续上演,活跃了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
1月20日,半岛记者来到平度市旧店镇郑家村,见到了今年70岁的老村主任、老党员郑明光,从20岁结婚,到现在70岁子孙满堂全家17口人,家人一起过春节一直是郑明光坚持的传统。
大年三十,郑明光早上一起床便会安排家里的小辈人给家里贴上对联,挂上大红灯笼,自己则会准备食物献给前辈。
下午郑明光会去祖坟“请神”,随后家人开始吃除夕夜的第一顿饭。吃饭后全家人会聚在一起,聊聊这一年过得如何,大家对新的一年的憧憬等,伴着电视机里响着的春晚的声音,不知不觉就到了零点。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零点开始的。郑明光首先会烧纸。同时郑明光的妻子及儿媳便开始下饺子,吃完饺子后,就开始拜年了。凌晨两点左右,除夕夜算是吿一段落,大家都会回家休息,睡个好觉。
1月19日,宗家庄木版年画、泥塑、面塑、剪纸、雕刻、陶艺、刺绣、布艺、烛竹马、扛阁、东关锣鼓、罗汉螳螂拳、新河地龙拳、铜塑、木雕等集体亮相平度非遗大集,平度市文化馆馆长袁卫忠告诉半岛记者,由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平度市2020年非遗巡展将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非遗展示、传承活动,活动场次共计80余场,展示平度地方特色和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添春节喜庆氛围,让春节喜庆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 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后一夜涨粉近80万,超8万人预约直播;此前称“愿为解约付出代价”
- 青岛地铁15号线龙门吊司机:“较劲”的80后姑娘,“毫米级”的巾帼舞者
- 网售“气枪”实为玩具枪,9个月诈骗500余万元!胶州警方揪出特大诈骗团伙,跨省抓获80余名嫌疑人
- 青岛故事丨边开公司边跑货运!这个“80后”靠“活地图”月收入过万
- 青岛故事|虎虎生威!她把传承几百年的老手艺,武装到了“尾巴”上
- 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传承好
- 政前方丨“80后”赵亮,当选正厅级新职
- 经纬线·总书记讲到的“人民城市”,有这种传承文脉的“腔调”!
- 青岛故事|80岁老人自称去领500万大奖,青岛乘警高铁列车上急劝回
- 看图学习丨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