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欧阳艳丽在家整理爱心
书屋里的儿童图书。 患有再障的欧阳艳丽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她想将那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准备开办100个艳丽爱心书屋,现已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办爱心书屋53个。这些爱心书屋,成为传播爱心的中转站。
□ 本报记者 尹彤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恒梅 在得病之前,嘉祥县卧龙山镇曹山村的欧阳艳丽并没有想过会用这种方式帮助别人。虽然她也在汶川地震时主动捐过款,看到路边的乞讨者有时也会给点钱,但把这么大的精力都放在帮助别人身上,她的确没想过。
"我得病的时候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想把自己感受到的这份温暖传递出去,让更多人能体会到爱的力量。"11月19日,记者见到了准备开办100个爱心书屋的女孩儿欧阳艳丽,始终戴着医用口罩的她用低沉的嗓音对记者解释,"做这些不只带给别人快乐,也带给我生活的动力和希望。"
当幸福遭遇病魔
大眼睛、白皮肤、高个子,加上一头乌黑的长发,以前村里人都夸艳丽是个漂亮洋气的女孩子。但现在的艳丽因为激素药物的副作用,变得黑了、胖了,始终戴着口罩,长发也变成了凌乱的短发。如今,艳丽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些变化,但坐在一旁的奶奶却始终不停地叹气。
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作为家中老小,艳丽备受宠爱。18岁那年,艳丽开始在手套厂上班,家里也增加了一份收入。20岁那年,艳丽订婚了,就在她羞涩地规划着即将成立的小家庭时,病魔却悄悄降临。
再生障碍性贫血,2011年,艳丽首次听到这个病名时,她并不知道这种病的严重性。辗转多处医院她终于得知了真实情况,眼看治疗毫无进展,艳丽开始走向崩溃的边缘。只是她没想到,最先崩溃的却是自己的妈妈焦爱俊。
得病没多久,艳丽就被退婚了。治疗过程漫长且凶险,有好几次艳丽都被下了病危通知,一次发病让精神紧绷的焦爱俊受到惊吓倒了下去,虽然在济宁精神病防治院治了一段时间出院,但直到现在焦爱俊还在服药。
艳丽病情反复,妈妈焦爱俊住院,80岁的奶奶整日哭泣,导致右眼失明。爸爸在照顾家人的过程中,把脚崴了,只能一瘸一拐地跑前跑后……
"那段时间太难熬了……"焦爱俊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颤抖,"如果不是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我们也撑不到现在。"
焦爱俊眼含热泪地为记者讲述那些帮助自己的人。夜里11点艳丽发病,焦爱俊打电话叫了一辆出租车送到济宁,司机得知焦爱俊没有钱,不仅免了车费,自己还掏了200元给她;住院时,同病房住的高考生刘子涵的妈妈,每天除了给女儿送饭外,还会多带一份给焦爱俊母女,连续送了一个月,出院时还给艳丽买了很多东西;有一次出院时,病友杨宁得知焦爱俊还差5000元住院费,二话不说就取了5500元给她,出院后还经常打电话询问艳丽的情况……
"他们的帮助让我感觉家变大了,他们都变成了家人。"艳丽说,自己得到了很多,她和家人一直想用某种方式回报大家。
爱心书屋,让艳丽重新出发
"艳丽恢复得不错,精神状态也很好。"上午10点多钟,志愿者王灿兵提着两大摞搜集来的图书来到艳丽家,他是最先响应艳丽提出建书屋的人,两年来给艳丽提供了不少帮助。
"正好这些书孩子们都快看完了。"一想起来看书的孩子们,艳丽的眼神变得活泼起来,等不及去分类图书了。而帮着一起整理的焦爱俊,因为此前在收书的路上摔断了右腿一直没康复,整理图书时站一会儿就得歇歇。
看着母女俩高兴的样子,王灿兵偷偷告诉记者,和现在活泼开朗的艳丽不同,第一次见到艳丽时她状况可不怎么好。
出院后因为担心感冒和病菌,艳丽很少出门,时而发烧疼痛也让她逐渐失去了活力,加上样子变化很大,艳丽变得沮丧、沉默寡言。朋友担心她的状况,专门为她送来两本书,恰恰是这两本书带给艳丽另外一种生活。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农村的孩子想看课外书并不容易。"艳丽说,如果能在村里办个书屋,孩子看书的问题就解决了,自己也能把爱心传递出去。艳丽在济宁的爱心义工群提出想法后,很快得到了回应,王灿兵等志愿者第二天就冒雪赶到艳丽家商量书屋的事。刷墙、买书架、募集书,很快第一个爱心书屋就在艳丽家不大的客厅里成立了。
村里的孩子知道有了书屋后,放学后、周末,艳丽家总是聚集一群孩子。孩子们围在一起看书,讲故事,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尤其冬天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让这个寒冷的屋子变得热乎起来。
第一个书屋成立后,在其他村又紧接着成立了第二个、第三个爱心书屋,艳丽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热心人士的帮助,而且不只是在嘉祥,爱心书屋逐步发展到沂源山区、平邑县等地,现在总数达到了53个。越来越多的人往艳丽这里送书、送文具,艳丽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艳丽的QQ空间里,详细地记录着自己患病以来所有的事,她希望将来能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
而焦爱俊则是记在了本子上,那些所有给与他们帮助的人,"爱心人士张卓500元,泰安好心人送电脑一台,济宁市民政局5万元,出租车司机200元,刘倩50本书……"每增加一行字,焦爱俊就感动一次,在她看来能把自己的这种心情传递出去的方法,就是办好爱心书屋。
书屋成立后,书源成为难题。除依靠捐赠,外出收书成了焦爱俊的主要工作。嘉祥、济宁都跑过后,2012年焦爱俊把目光放在了济南。虽然遭到艳丽和家人的反对,但6月份她还是揣着100多块钱去了济南。
刚到济南,焦爱俊的钱就丢了,没吃没喝没地方住。在济南的那几天,她昏倒住院,医院为其免除了医药费;出院后继续收书,得到附近卖彩票的刘艳丽和卖水的张大哥的照顾,还为她买好回程车票。回到济宁,因为在济南有媒体报道了艳丽书屋的事,不少济南的热心人打电话要为艳丽书屋提供图书,一位姓周的女士还提出下次焦爱俊去济南收书可以在自己家住,现在周女士更成为了艳丽书屋在济南的联系人,去年她和几个朋友带着各处捐赠的4000本图书送到了艳丽家。
以书屋为纽带,艳丽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有政府机关的,民间团体的,甚至还有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在戒毒所戒毒的人给她写信鼓励她,他们给艳丽带来的不仅仅是鼓励,更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焦爱俊体会最深,前几天村里来了一名流浪老人,她连着给老人送了两天饭,直到老人离开村子。"以前我可能不会这么做,但现在做这些事我都觉得习以为常了。"
天气冷了,艳丽在网上看到山区里孤寡老人、孩子生活条件差,她就和妈妈商量为他们募集衣服,并联系了山东济宁大成钢构有限公司,消毒后送往沂蒙山区。
对于艳丽来说,爱心书屋已经不单纯是个看书的地方了,而是搜集爱心、传播爱心的中转站。虽然在和病魔的斗争中,艳丽和家人失去了很多,却也意外获得了很多。相信艳丽爱心书屋的故事,给这个冬天增加了不少热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