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文化下乡 电影戏剧书屋"打包"进村(图)

2011-08-26 03:51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市艺术团送文化下乡歌舞演出。(资料图片)



  新建223个农村书屋,设立955个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8月25日,记者了解到,胶南市村镇文化进入“丰收”年,当地村民正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和实惠。据悉,今年胶南将投入600万元资金,新增223个农村书屋,其中每个农村配送图书500余册,农村书屋将于9月开始建设,10月完成。

  农村书屋将达694个

  “我们以市镇村三级投入为带动,引导市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出资兴建农家书屋,结合基层文化活动室改扩建工程,从9月份开始,计划再完成223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届时农村书屋将达694个。”胶南市文广新局文联副秘书长薛恺介绍说,2008年~2010年胶南市已建成471个农家书屋,胶南市财政每年拨付资金100万元用于采购图书、书架、桌椅等文化设施。据悉,2011年胶南市将投入600万元资金,对223个农村书屋进行重点建设,其中每村配送图书达500余册。

  “书籍的种类很多,包括休闲娱乐类、生活科普类以及工具类用书,特别是与农民增收致富息息相关的涉及养殖、水产、农作物种植等知识的农业用书。”薛恺说,同时关注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增加了学习方法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

  “农村书屋建设将在10月份完工,届时,我们将在农家书屋开展‘新型农民’读书竞赛、‘科技下乡’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薛恺介绍说,其中,胶南市海青镇、铁山街道、隐珠街道等单位举办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征文大赛,并在农家书屋展示获奖作品。

  电影、戏剧“打包”进村

  据了解,电影、戏剧也跟农村书屋一起“打包”进了农村,从2009年至今,胶南市把送电影、送戏下乡作为市办实事,2011年胶南市投资200余万元,用于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

  据悉,今年1月~8月,胶南市48支放映队已放映电影10066场次,观众达68万人次;同时,实施了“文化直通车,欢乐基层行”送戏下乡活动。胶南市艺术团新创作并排演新剧《醉驾》、《过河》、《夜奔》、《共产党颂》、《党旗下的颂歌》等三贴近优秀演出剧目,深入镇村和社区为当地村民进行演出,目前已送戏下乡72场次。 本版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殷萍

  ■网络文化站

  有难题?找“远程专家”

  如果农家书屋是村民学习、娱乐的实地“据点”,那么网络文化站就成了文化阵地的“大本营”。据悉,胶南市采取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九州体育、中小学校园网合作共建的方法,投资70余万元,在该市图书馆设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据薛恺介绍,目前,胶南市已建成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955个,并建成泊里镇河北村、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北街村等23个规范化站点。

  据了解,黄山经济区徐村村委委员、芋头生产经营合作社秘书长于海霞,就是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实现致富的一个典型事例。“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农用物资的直接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于海霞介绍说,同时还能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专家教授实现远程直接对话。

  据悉,目前徐村芋头生产经营合作社辐射周围30多个村,带动农户2000余户,芋头生产总面积达到1.2万亩,年销售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同时成功注册了“徐村芋头”商标。于海霞说:“正是因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带动,村民有了更多的致富机会。”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桑燕庭]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胶南 书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