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
8年前就提出建议要求公布官员财产 不久前,白岩松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与
王全杰连线,交流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问题。随后,王全杰还在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中作为演播室嘉宾,畅谈官员财产公开——这已经是他在凤凰卫视第三次谈这个问题。最近,王全杰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媒体要求采访的电话,一天最多接待三拨记者。
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请王全杰参与节目,讨论的话题都是官员财产公开 。其实,早在2005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就第一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2007年和2008年,他又多次提出建议。为了这一问题,他还曾列席人大常委会,向党和国家领导人陈述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说,王全杰是民间提出“官员财产公开”的带头人。因此,很多媒体在谈论这一问题的时候,都希望“元老”王全杰能发表看法。
2012年12月初,在看到王岐山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反腐问题后,忧国忧民的王全杰再次热血沸腾,给王岐山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信,将自己对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的建议归纳出九条,最后总结成四十字:尽快公示,全民监督;中央带头,涵盖家属;新老有别,立法先行;退财豁免,国际互动;资产托管,机构保证。
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份履行责任的态度,让王全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除了要求公布官员财产 ,王全杰还提出了“改革我国选举制度”、“遏制政府部门修建豪华办公楼”、“限制一次性筷子”等一百多项建议。
人大代表敢讲真话就应该受到赞扬吗 当记者来到王全杰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认真填写一份烟台市纠风办印制的综合评议表,向各个政府部门提建议和意见。“我每年都是实名填写,他们说我把鸡毛当令箭!”王全杰说。
对于人大代表这个身份,王全杰的理解是:人民代表就是人民的代表,不为
老百姓说话还当什么代表?当有媒体报道王全杰“讲真话”的时候,王全杰说:“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在人大会上讲真话而被媒体一次次地表扬,称王全杰是‘敢讲真话的人大代表’和‘另类人大代表’。对此,我这些年来一直焦虑不安,难道讲真话就应该受到赞扬吗?那么正常的人大代表该讲什么话?”
王全杰说,“作为人大代表,老百姓找到我,我就得给老百姓解决。”王全杰的代表资格不仅体现在“纸上谈兵”,他还经常充当百姓利益的“急先锋”。
一次,王全杰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突然接到了烟台一位伤残军人的电话。老人60多岁了,多年架着双拐的他一直离不开药物。前些年老伴儿又得了糖尿病,老两口生活十分拮据。会议一结束,王全杰马上从北京飞回烟台,顾不上回家就直接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了医院,自掏腰包为老人垫付医药费。第二天,他又找到民政局和劳动局反映情况。有关部门核实后,当场对老人的医药费进行了核算。一年后,听说老人又住院了,王全杰再次送去了2000元现金和水果等,感动得老人直掉眼泪。
专家王全杰 在春运严重超员的情况下,他一站就是 10 多个小时,最后钻到座位底下睡着了 。乘警们看到这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问他是干什么的。当他拿出身份证、工作证、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后,乘警们目瞪口呆地说:“我们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遭罪的专家!”老板王全杰
“我没有扣工人工资和开除工人的魄力,大家都不容易,怎么能因为一点错误就开除他们呢?在企业管理上,我绝对低能。”
“最遭罪专家”,让猪身上长“羊皮”
百次试验变废为宝 因为成绩优异 ,王全杰大学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1983年,在全国首开“人才招聘”先河的烟台市政府将王全杰“挖”到了烟台皮革公司,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但王全杰不坐办公室,刚进公司大门就直接进了工厂车间。当时二层革属于皮革加工的下脚料,几乎没有用处。看到车间里堆成一座小山的二层革,王全杰决定第一刀就从二层革入手。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他研究出二层革移膜涂饰工艺终于使二层革变废为宝,在市场上变成抢手货,现在此项技术已在中国的旅游鞋行业普及率达95%。
一到烟台就做出成绩,但王全杰却没有居功自傲,接二连三地搞出了“猪皮漆革工艺研究”、“奶山羊皮革工艺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很多奖项。
三轮擂台举起帅旗 我国猪皮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由于受猪的品种和饲养条件的影响,猪皮存在毛孔粗、伤残重、油脂含量高、部位差别大四个缺陷。面粗质次的猪皮,只有20~30%的可制成高档皮革。为保护猪皮资源、发展民族工业,国家每年要拿出数亿元的财政补贴,来维系猪皮制革生产。1985年底,国家有关部委将“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与长征3号捆绑式火箭一道,列入了“七·五”科技攻关计划。
王全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六。虽然已经三年没回河南老家,王全杰还是马上退了车票,将自己关进了办公室。十多天的时间,他饿了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凉白开。正月初八,一篇一万三千字的论证报告新鲜出炉。他马上拿着报告登上南下的火车,到郑州参加全国的项目论证会。
在郑州和北京相继举行的三次科技招标擂台赛上,王全杰的方案征服了国家计委、科委、经委、财政部的领导和30多位专家,扛回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帅旗。
让猪身上长出“羊皮” 冬天冰冷,夏日闷热。机器的轰鸣声,药水的异味……简陋的实验室像一个小小的制革车间。一张原皮10多公斤重,每天两只手要抓起二三百张猪皮再投出去。极度的劳累,王全杰常常吃着饭就睡过去了。因长年累月吃饭不定时,王全杰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病,一犯就几天汤水不进,疼得浑身冒虚汗,身体明显瘦下一圈。
历时3年9个月,动用15万张猪原皮,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世界性猪皮制革难题,终于被他们攻克了。从此,我国的猪原皮制革的中高档率由原先的20%提高到70%以上。1990年,该技术成果获轻工部唯一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猪皮质地粗糙,而羊皮细腻柔软,经济价值也完全不同,后来王全杰的科研成果被业内称为让猪身上长出了“羊皮”。
1991年9月2日,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王全杰从江泽民总书记手里接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那金光闪闪的证书。不久,他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救活50多家工厂 成果获奖后,王全杰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也没有歇一歇治治胃病的想法,而是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技术的征途。有一次,他正在广州推广猪皮制革新技术,又接到去郑州开会发言的通知。在春运严重超员的情况下,他只好挤在车厢的过道里,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实在支撑不住了,就钻到座位底下睡着了。睡梦中,有人把他揪起来交给乘警 。乘警们看到这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问他是干什么的。当他说是来广州传授制革技术的,乘警上下打量他,让他出示证明。当他拿出身份证、工作证、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乘警们目瞪口呆地说:“我们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遭罪的专家!”
这些年来,王全杰和他的攻关小组向全国19个省上百家企业推广猪皮制革新技术,累计创产值3.5亿元,新增利税3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使50多家濒临倒闭的工厂起死回生,被众人誉为“扭亏大王”。
谈钱慢半拍,“低能老板”赔千万 "我没有扣工人工资和开除工人的魄力,大家都不容易,怎么能因为一点错误就开除他们呢?在企业管理上,我绝对低能。"
向企业免费送技术 王全杰办公室里一面墙上挂着帘子。拉开帘子,里面是一排架子,上面摆放着各种皮革制品——这是他的样品展示柜。
大到男士皮包,小到钥匙包,数量不少。“有想来定做的,我就拿这些样品给他们看看,你看这个钱包,这是一整块皮,连内衬都是牛皮的,别的不敢保证,我做的包绝对货真价实 !”王全杰现在经营着一家皮革加工厂,但他几乎不主动出去“揽活”,主要是一些单位“主动找上门”。
“这个一百多元,你在外面商店不可能买到这个价格的!”当记者询问这个钱包的价格时,王全杰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与记者聊天神采飞扬的王全杰,每次谈到钱的时候就变得“慢半拍”。王全杰坦言,自己对“要价”有心里障碍。有些科研成果王全杰研究了三四年,花费了上百万元,他狠狠心向企业要价五十万,一会儿就被对方砍到六万元:“等我们发了财就给你一百万,现在没钱呀!”他还向安徽、河南等一些遭受过洪涝灾害的数十家企业免费赠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