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加大
瞅准宽松货币政策抄底游资再现楼市
如果说,今年一季度楼市“价跌、量升”是政策利好显现的话,近一个月来,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急剧升温,绝非单纯的自住需求所能推动。
在位于杭州滨江新区的楼盘蓝色钱江,售楼小姐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前来买房的大都是温州人,说他们是“一不看房子,二不问面积,三不管户型,只要有房就下单,一买就是一个单元,有的一口气可以买下30多套”。其中,一名远在西班牙的温州人,居然一个电话就买下两套价值上千万元的远郊排屋。
建设银行一位个人贷款经办人说,夫妻双方各买一套,这样的客户去年基本绝迹,今年又多起来了,“我经手的一个客户甚至用家人名义一口气买了5套房”!华邦地产信息部主任韩伟军认为,从近期杭州等地成交情况分析,大约一半是自住型消费,单纯投资炒房的约占三成,还有一部分购房者是兼具投资和自住双重目的。
不少专家分析说,刺激投资者“抄底”楼市的主要原因,除了房价一度下降、交易成本降低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机资金非常有诱惑力。以一套100万元房产,首付20万元计算,今年与去年相比不仅首付可省下20万元,每个月还可以少付给银行大约1000元。
几个月前还信奉危机下“现金为王”的炒房客卷土重来,与众多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之后率先进入通胀”的预测有直接关系。一些“抄底”购房者坦言,现实的证据就是国内流动性持续充足,原材料价格迅速回升。与上一轮经济景气周期一样,嗅觉异常敏锐的投资客首先想到了炒房,“通胀到来之际,也就是楼市、股市大涨之时”。
理性分析
经济复苏尚需时日楼市回暖根基不稳
从2008年的市场低谷到今年一季度“小阳春”,再到二季度一些地方的快速拉升。短短一年间,在危机中剧烈震荡的国内楼市,让不少开发商经历了生死大轮回。
“开发商目前面临着几年来最好的政策环境,新的利好似乎还并未停止。”北京的开发土地最近又拍出“天价”,似乎印证了开发商的乐观情绪。的确,去年底以来,过去针对房地产行业不断推出的土地、金融、税收等调控政策,已在实质上“松绑”,且部分政策的“利好”程度已超过调控前水平。如房贷利率下调,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下降等。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一些银行放贷门槛一松再松,加之贷后监管不力,为游资炒房、假按揭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应引起足够重视。
记者在杭州、北京等地调研发现,如今二套房贷的变相放开,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首付两成、利率打折的优惠条件,购房者轻易可以取得。采访中,多家银行的个人贷款经理称“效益可以掩盖风险”。现在,银行更关心“一旦形势好转,谁家圈到的市场大”。
客观地说,一季度的楼市“小阳春”,虽有经济回暖影响的因素,但本质上是一轮轮“利好”措施推动的“政策市”,受刺激政策的短期影响,去年积累的刚性需求一段时间内得到集中释放。“目前,一些城市房价疯狂上涨只能是昙花一现。”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认为,下半年楼市疯涨的“幕后推手”将逐步消失:第一,上半年放出天量的银行信贷下半年将明显减弱;第二 ,积累一年的楼市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后也将明显萎缩。
专家指出,房价最终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不能轻言国内经济已明显复苏,楼市回暖的根基是不稳的,“拔苗助长只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