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子8年投入近300万!青岛这位大叔自研南瓜种子,年种3000多亩收入近100万

2025-09-11 21:31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5837) 扫描到手机

为了打破国外南瓜种子的垄断,他连续八年投入近300万联合农科专家攻关,最困难时把老家的房子都卖掉了……从2015年开始,青岛汇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洪胜开始研究南瓜种子。最终,2022年实现大规模种植。凭借过硬的品质,他种植的“面一号南瓜”上市就供不应求,种植面积也达到了3000多亩,每年的纯收入也近百万。近日,记者就进行了专访,看看这位“南瓜大王”是如何炼成的。

退伍创业开农场 想买进口南瓜种却被卡

1977年出生的马洪胜老家在湖北,初中毕业以后就来青从军。2012年,他退伍以后,就到即墨区承包了一处农场开始创业。

“在部队里就管农场,创业就选了老本行。”马洪胜说,当时投资了全部积蓄60多万,开始种植火龙果和南瓜。凭借丰富的经验,农场很快迎来了大丰收,一年纯收入二三十万。

在当时,他对这个收益很满意。但是,2015年遇到的一次突发情况让他感受到了危机。农场里的板栗南瓜,种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品质高,产量也有保障。但是,种子进口商有意控制种植的规模,从而更好地保障收益,减少了种子的销售。“如果要长远发展,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马洪胜说,国产的好种子并不多,他动了自己研发的念头。

8年砸进去近300万  研发出“金种子”

“咱们就是个普通种地的,哪来的能力去研发种子?”面对家人的不解,马洪胜内心却无比坚定。“正因为难做,但成功了收益也更高。”马洪胜说,16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一颗不服输的性格。

于是,他几乎走访了省内所有的农业院校和专家,寻求合作。很多专家听到他要研究种子时,刚开始也持怀疑态度。

“投入高,研发周期长,一个普通种植户能扛得住吗?”马洪胜说,农场每年的纯收入大概30万。他扣除日常的开销,全部的资金都投入到种子的研发里。

最困难的时候,他把老家的房屋变卖了近30万,又投入进来。

“当时专家都建议,实在不行就缓缓。”马洪胜说,他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研发成功。一直到2022年,他们研究的板栗南瓜种子“面一号南瓜”开始大规模种植。这颗拥有自主核心科技的“金种子”,种植出的南瓜不仅个头大,味道香,口感也细腻,刚一上市,就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全国开农场种植面积3000多亩 年收入近百万

马洪胜说,他们种植的南瓜从5月份就开始收获,一直持续到9月份。为了更好地提升品质,他们还在全国寻找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的农场。

目前,他们除了在青岛有基地,还在湖北、山西以及内蒙古开辟了农场,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3000亩。“明年还将扩大到5000亩。”马洪胜说,现在市场需求量大,原有的基地已经无法满足。

据介绍,除了这个品种,他跟科研院校还在研究新的品种,未来也将会陆续种植。目前,他培育的种子主要供自己种植。

“现在农业的竞争早已不是产量,而是品质。”马洪胜说,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从源头开始抓起,才能不断种出高品质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收益。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  实习生 徐业文)

大众·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