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破100亿,国产动漫电影表现亮眼 于光影间破茧,在多元中绽放
2025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热闹非凡,总票房一举突破100亿大关。在这一时期,国产片大放异彩,牢牢占据票房榜前列。其中,国产动漫电影的表现尤为亮眼,以《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为代表的作品,凭借口碑持续上扬、票房稳定增长的态势,成功掀起了人们的动画电影观影热潮,也标志着国漫在市场格局、叙事角度以及产业联动等方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从边缘迈向核心:
国漫重塑电影市场格局
曾经,国漫在电影市场中处于边缘位置,观众认可度不高,票房表现也较为平淡。不过最近几年,国漫迎来了重大转机,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是成了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的热门品类。以今年暑期档为例,《浪浪山小妖怪》以破10亿的票房佳绩,刷新了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成功冲进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罗小黑战记2》不仅收获了可观的票房,还在豆瓣上获得了高达8.7的评分;《聊斋:兰若寺》上映后,凭借独特的东方志怪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些成绩无疑表明,国漫正逐步从电影市场的边缘走向核心。
业内人士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并非偶然。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长安三万里》,国漫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积累了观众的信任。今年暑期档正是‘量变到质变’的爆发。如今走进影院看国漫的,不只是家长带着孩子,更多的是20-35岁的年轻人,他们愿意为‘有共鸣、有质感’的国漫买单。”
从低幼到全年龄:
动漫叙事的新变革
过去,国漫常常被贴上低幼化的标签,叙事简单、内容单一,难以吸引年龄稍长的观众。但今年暑期档的动漫作品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始关注社会议题,实现了全年龄段的“破圈”。
《浪浪山小妖怪》以《西游记》为背景,却将镜头聚焦于四个底层小妖怪组成的“草根取经团”。它们在西行冒险中,面临着个人选择、自我实现等诸多问题,这些话题深刻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在生活、职场中的困惑与梦想,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强烈共鸣。
《罗小黑战记2》借助人类与妖共同生存的奇幻世界,将故事从个人成长提升至对求同存异的广泛思考,探讨了不同种族之间如何和谐共处等深层次问题。其叙事格局更加宏大,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同样摆脱了低幼化的束缚,吸引了众多粉丝和新观众走进影院。
《聊斋:兰若寺》则从《聊斋志异》中选取多个经典故事,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串联起来。影片在展现奇幻志怪故事的同时,深入挖掘人性的善恶、爱情的真谛以及对生死的思考。
从票房到产业
带动文旅、衍生品蓬勃发展
随着国漫在暑期档票房的大卖,其背后的产业联动效应愈发显现。票房的成功不仅为电影本身带来收益,还带动了文旅、衍生品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衍生品方面,《浪浪山小妖怪》在创作阶段便同步启动了周边衍生品的延伸开发。电影上映前,IP全产业链开发已全面落地。影片与瑞幸咖啡、晨光文具等超30家企业达成联名合作,周边产品涵盖玩偶、盲盒、文具、食品等多个领域。上映首日,小猪妖毛绒公仔首批10万件迅速售罄,系列玩偶已售3万多件,订单排到30天后。猫眼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其中《浪浪山小妖怪》贡献了近30%,行业预测其IP全产业链价值将超10亿元。《罗小黑战记2》与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合作推出联名盲盒,2秒售罄,通过多元合作拓展了IP商业价值。《聊斋:兰若寺》也推出了相关周边产品,如角色手办、海报等,受到粉丝的喜爱。
在文旅方面,国漫也开始展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虽然目前还没有像迪士尼那样成熟的动漫主题文旅项目,但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将动漫元素与文旅产业相结合。近日,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2》的热映,带动了不少观众专程前往衢州龙游“打卡”。而在《浪浪山小妖怪》中,太原晋祠、忻州佛光寺、长治观音堂和崇庆寺、浑源永安禅寺、太行山大峡谷、大同善化寺普贤阁等大量山西景点和古建元素出现,将带动山西文旅在这个暑期再度火爆。
(半岛全媒体记者 仲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