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 | 全国科普月启幕:青岛以“海洋特色”绘就科普新图景
九州体育评论员 张西宁
在今年的开学季,全国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从9月1日起,各类科普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密集展开,将持续整整一个月,致力于打造一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会。这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去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一举措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我国多年来科普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更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未来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青岛为例,作为一座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特色科普活动。8月28日,2025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青岛科技馆盛大启动。此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采用“一核全域多维N+”模式,通过主场核心引领、全域活动绽放、多维联合行动、N项特色活动,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科普网络。全国科普月期间,青岛组织155家科普阵地面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计划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3000余场 。
在活动现场,不仅展播了全媒体沉浸式海洋科普节目《探海》——打造海洋科普之城专辑,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海洋的奥秘;还举办了青岛海洋科技成果展,汇聚69家海洋领域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荟萃119项海洋科技前沿成果,全面展示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此外,科普剧《再见老詹》以詹天佑的故事为蓝本,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除了青岛科技馆的主场活动,即墨区也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的号召。8月27日,即墨区举办了“科普之光·点亮科技之城”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活动中,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蛟龙”号首批潜航员张奕作了题为《“蛟龙”探秘 解锁地球生态“深蓝档案”》的科普报告,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深海探索的科技成就。在整个9月,即墨区还将推出海洋主题科普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国家深海基地、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场馆,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同时,各科技志愿服务队将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和企业,开展卫生健康、农业技术、应急救护等多领域的科普服务,真正实现科普服务“送上门”。
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国科普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科普成果、开展科普活动的平台,但科普的脚步不应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月。未来,我们要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持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科普形式,让科学知识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科普的助力下,科技能够更好地改变生活,创新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
- 月圆灯暖迎财神 岛城盛宴品文化——乔氏集团第二十二届财神节精彩启幕
- 三大美食盛会重磅来袭!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幕
- AI如何从“大模型”走向“大系统”?外滩大会勾勒数字与物理世界新图景
- 山海时评|工赋山东:探寻山东制造的进阶之路
- 9月19日启幕,为期10天!第二届(2025年)里院喜剧节来了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科普:识破电信诈骗套路筑牢保险安全防线
- 平安人寿青岛分公司科普:识破“高收益养老险”骗局守好您的养老钱
- 潍坊高密:计量科普进万家 “三表”知识入人心
- 山海时评 | 筑梦深蓝 “海上新山东”崛起正当时
- 山海时评|“一喷多促”背后的青岛绿色增粮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