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一箭十一星!海上发射成功!山东开辟火箭发射“新赛道”

2025-09-09 10:14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5168) 扫描到手机

9月9日凌晨03时48分,由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日照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一星海上发射方式,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600公里高度、50°倾角的LEO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是继8月9日捷龙三号遥六发射后一个月内,捷龙三号火箭为吉利星座快速组网需求执行的第二次发射,标志着星座组网进入加速阶段。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航天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约为1.5吨。

为什么要海上发射?

以往谈起我国的航天发射中心,酒泉、太原、西昌、文昌首先会跃入脑海,但如今,烟台海阳必须榜上有名。

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是我国最年轻的卫星发射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与其他发射中心不同,东方航天港成名的关键词是“海上发射”。

“海上发射”原因有很多,专家总结了这么几条:机动灵活,地球70%都是海域,都有可能成为发射点;节约成本,海上平台发射火箭能够将发射点搬运至低纬度地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减少火箭燃料消耗,有利于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陆地发射航落区存在的安全问题,海上发射远离人口密集区,更加安全可靠。

海上发射有何优点?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上发射可根据载荷特点和客户要求,利用海上平台自由选择发射位置,如果在更接近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发射,还可节省燃料并提升运载能力。在安全性方面,海上发射可方便地规划火箭飞行航迹,灵活选择分离体着区和落区,让火箭残骸落入海中,远离陆地建筑物和人口稠密区。

“对于火箭发射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位不便具名的航天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目前还无法实现单级火箭入轨,火箭发射会伴随火箭子级、助推器、整流罩的掉落,必须保证落区避开高价值财产和有人的地方。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越来越密集,即使是偏僻地区也有人居住,因此,如果落区选在地面,火箭发射前要对落区进行疏散,“这既涉及安全问题,也涉及钱的问题”。

前述航天专家表示,相比之下,海上发射的火箭一般其落点也在海上,如果落区涉及重要航空线和航海线,只需通知船只和航空器在相关时段不要经过该区域即可,成本比疏散人群要低得多,也更加安全。

与地面发射场相比,海上发射也面临后勤保障有限、环境复杂等挑战。“海上比较潮湿,带盐分的水导电性更强,还有腐蚀性,其生成的水汽我们称之为‘盐雾’,对电子元件和金属的腐蚀性都更强。”前述航天专家表示,因此,如果在海上发射,无论是火箭、航天器还是发射平台都要考虑这一因素,能够适应海上环境。此外,海上发射平台是晃动的,对航天器的姿态和位置测量系统也造成一定挑战。

不过,近年来,在商业航天加速发展、发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海上发射凭借经济、便捷、灵活的优势仍成为商业航天的新焦点。

庞之浩表示,选择海上发射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满足商业发射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可以提高效率,其发射平台能迅速抵达发射海域,且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可建在岸边,利用海运转运火箭,减少陆地运输时间与成本,符合商业航天快速响应的需求。

一起走近“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

作为全球首艘全海域机动发射与回收的智能化平台,“东方航天港”号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海商发团队联合国内海工领军企业共同研发建造。该船总长162.5米,型宽40米,甲板有效载荷高达22000吨,可在5级海况下航行、4级海况下实施发射,综合性能国际领先。

为实现“动态海面”上火箭的“静态精准发射”,海商发团队提出“动态补偿发射”理论,并自主研制“海基发射姿态实时调控系统”,通过多系统协同控制,实现发射航向锁定在±1度以内。即使在复杂海况中,“东方航天港”号仍能保障火箭精准入轨。

“东方航天港”号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北斗导航和自动避障算法,支持智能航行与无人值守发射。自主研发的短周期预报系统,可预测海浪与发射窗口,确保在发射关键时段船体处于极稳状态。其5公里远程遥控系统也具备岸—船、船—船多模式控制能力,为未来火箭回收奠定技术基础。

在安全防护方面,“东方航天港”号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创新设计W型集成导流槽,将火箭导流系统与船体结构深度融合,可安全排放3000℃、2400m/s的超高温高速燃气流;甲板采用防爆抗烧蚀材料,可抵御相当于140吨TNT爆炸当量的冲击力,全面保障发射过程船体结构安全。

“东方航天港”号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海上发射能力已实现从试验探索到高可靠、常态化的跨越。目前,海商发团队正加快推进“东方航天港1号”千吨级海上液体热试车平台、首个海上半固定式液体火箭发射平台、新型液体火箭回收船等的建设,未来,将构建“发射—回收—试验”全周期的技术服务体系,持续助力中国商业航天走向深蓝。

一起回顾前17次海上火箭发射精彩瞬间

1、我国首次海上发射

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

2、我国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

2020年9月15日9时23分,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将吉林一号高分03组卫星送入距地面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我国第一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海上发射常态化的大幕就此拉开。

3、我国首次海上“一站式”发射

2022年4月30日,第三次海上发射是国内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实现火箭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历史性突破。

4、我国首次近岸海上发射

2022年10月7日,我国首次完成近岸海上发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把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5、捷龙三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2年12月9日,第五次海上发射,捷龙三号火箭首飞成功。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6、我国首次民营商业运载火箭海上发射

2023年9月5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将天启星座21星至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00千米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也是我国民营火箭公司首次开展海上发射任务并取得成功。

7、捷龙三号远海成功发射

2023年12月6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是我国首次执行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任务,发射船从山东烟台东方航天港出发,历时5天半,行程超过1300海里。本次发射验证了该火箭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能力,提高了火箭任务适应性。

8、长征十一号顺利发射

2023年12月26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利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四号C卫星,三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海上发射

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顺利升空,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引力一号”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标志着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扩充了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

10、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九星成功发射

2024年2月3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顺利将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其中一颗为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的首发业务星“烟台二号”。

11、“谷神星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四星成功发射

2024年5月29日下午,由烟台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发射升空,将天启星座25星至28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850km的近地轨道,用于提供低成本化的物联网信息服务,满足航空、海事、林业、地震等军民应用方向的海量数据广域采集需求,促进物联网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12、谷神星一号海遥三运载火箭远海首秀

2024年8月29日下午,伴随着火光烟雾,从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三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发射船,在山东附近海域将云遥一号15-17星等6颗卫星送入53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3、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4、谷神星一号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年12月19日,由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火箭,在山东近海成功发射。国电高科将通过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火箭在海上发射平台进行天启星座“一箭四星”(第33-36星)专箭海上发射。本次海上发射由海阳“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担负海上卫星发射任务。“海阳船”发“海阳箭”,实现海阳火箭发射十四连捷!

15、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1月13日上午,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阳市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星”的方式将微厘空间01组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海阳2025年首次海上火箭发射任务开门红。

16、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5月19日下午,由海阳总装出厂的谷神星一号海遥五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黄海海域发射升空,将“天启星座”第34-37星共4颗低轨数据采集卫星送入高度850km、倾角45°的近地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7、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5年8月9日凌晨,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在山东省近海海域点火升空,采用一箭十一星的方式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600公里高度、倾角为50°的 LEO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科技日报、大众日报、海报新闻、齐鲁壹点、海阳发布、海阳融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