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控烟十二年交出亮眼答卷:成人吸烟率降至19.5%,提前达成“健康中国2030”目标

2025-09-01 11:04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14658) 扫描到手机

今年是《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下称《条例》)实施12周年,亦是我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周年。作为全国首批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的城市,青岛12年来持续推进控烟工作,不仅提前达成“健康中国2030”控烟目标,更成为全国、全省的“控烟样板”。

从核心数据看,青岛控烟成效显著。最新成人烟草流行调查显示,全市成人吸烟率已降至19.5%,较2013年《条例》实施初期下降1.8个百分点;吸烟者数量从2014年的192万人减至2022年的167万人,累计减少25万人,相关指标走在全国前列。公共场所控烟执法效果同样突出,如今全市禁烟标识张贴率较立法初期增长近三成,80%以上场所制定控烟相关制度,较初期提升近七成,总违法吸烟率降低约7%,公共场所烟草广告实现“零出现”。与此同时,公众对控烟的共识持续深化,对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的知晓率不断上升,超80%公众“非常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无烟”已成为青岛人的共同期待。

在无烟环境建设上,青岛实现多领域“全覆盖”并形成示范效应。目前全市已完成无烟学校、无烟机关全覆盖,27442个家庭建成无烟家庭,多家无烟党政机关作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案例被推介;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婚礼、无烟企业、无烟街道等新风尚广泛普及,青岛也因此入选全国10个“控烟先锋城市”,相关经验获全国全省推广。

为巩固控烟成果,青岛不断强化执法与政策保障。全市统一了禁烟标识的图案、张贴范围及密度,明确12345为控烟投诉热线,建立健全禁烟场所“四有一无一劝阻”工作制度;将控烟执法纳入爱国卫生和健康青岛行动重点任务,通过建立部门定期会议制度、组织联合集中执法、开展重点场所暗访检查等,织密控烟监管网络。

在戒烟服务方面,青岛打出“组合拳”为烟民提供支持。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已全部开设戒烟门诊,专业医生坐诊服务;多次举办戒烟大赛点燃烟民戒烟动力,推进社区戒烟综合干预试点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还创新引入中医药戒烟服务,用特色疗法提升戒断成功率。

《条例》明确了各方在控烟中的责任: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落实“四有一无一劝阻”,即有制度、有标识、有投诉电话、有检查,无烟具及烟草广告物品,对吸烟者及时劝阻;普通市民在禁烟场所发现吸烟行为,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督促场所管理者劝阻,或拨打12345举报;居民小区可通过居民公约、业主公约约定禁烟范围,共同维护无烟环境。

尽管成绩亮眼,青岛控烟仍需“加码”。监测显示,当前全市成年男性吸烟率仍较高,市民对烟草危害认知不够全面,吸烟者戒烟意愿不强,戒烟干预服务与控烟执法力度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青岛将结合健康城市建设,落实各行业控烟职责,完善多部门联合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社会监督与志愿者作用,加大控烟宣传,推动更多市民参与控烟,力争将“无烟青岛”打造成城市文明新名片。

疾控专家呼吁,吸烟既损害自身健康,二手烟还会影响他人,希望全体市民严格遵守《条例》,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共同营造清新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