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致信中小学生及家长:用“心”调适,平稳开启新学期

2025-08-26 15:37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2783) 扫描到手机

暑假余额即将耗尽,青岛市中小学生即将重返校园。面对新学期的环境与节奏变化,学生易出现情绪波动。为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特别撰写致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公开信,提供实用心理调适建议,助力师生及家长从容迎接新学期。

“想到即将回到校园,见到老师和同学,你是否有小紧张、小激动,或是充满期待?这些心情都很正常,就像大海有时平静有时起浪,都是美丽的风景。”在致中小学生的信中,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首先安抚孩子们的情绪,并给出三条“暖心小贴士”:

给心情画个像:若感到开心、紧张或烦躁,试着“认出”它们,比如自问“我紧张是不是因为要见新同学?”可以把情绪写进日记或画成图案,了解心情是照顾自己的第一步。

感受当下的美好:当走神或被情绪困扰时,试试“5-4-3-2法”——找出5样能看到的东西、4种触摸到的感觉、3种听到的声音、2种闻到的味道,快速回到当下,发现身边美好。

小小行动,大大能量:从“早睡十分钟”“复习15个单词”“和朋友聊半小时新学期”等小事开始,模拟新学期节奏,每完成一件就给自己点赞,积累适应的力量。

专家特别提醒,若烦恼持续超过两周,影响饮食睡眠,一定要告诉父母、老师或学校心理老师,也可拨打“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专业人员会给予帮助。

在致家长的信中,专家强调:“面对孩子的情绪起伏,您温和而坚定的陪伴,是帮助他们平稳过渡的最好方式。”并提出三点建议:

家是孩子最安心的‘港湾’: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律作息,鼓励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校园节奏;随着孩子成长,从“管理者”转变为“支持者”,让家始终是可靠的安全基地。

倾听与接纳,陪伴孩子成为自己:像朋友一样多听孩子倾诉,接纳他们的低落或烦躁,不必急于说教。有时,一段温暖的对话、安静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

照顾好自己,也是一种力量:家长的状态会深深影响孩子,每天留时间放松身心,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当家长从容温暖地对待自己,孩子也会从中学习如何面对变化。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表示,愿同学们在新学期像海边的小海鸥一样快乐飞翔,也愿家长们以平稳情绪和智慧陪伴,与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新成长护航。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