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场馆!“智能+专业+休闲”,让健身细节感拉满!记者体验试运营中的浮山全民健身中心
8月1日,位于浮山森林公园内的浮山全民健身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营,至今已满20天。作为市办实事重点项目,该健身中心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开放后,更是吸引大量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近日,记者以前来运动的市民身份,第一视角进行实地探访,体验这一新建健身地标的最新面貌。
智能又便民,细节感拉满
步入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的运动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开阔明亮的运动空间——40片专业羽毛球场排开阵势,12米挑高设计彻底打破压抑感,柔和光线自顶棚洒下,不刺眼、不眩目,配合恰到好处的空调温度,才刚进门,运动的欲望就已悄然点燃。
谁说运动只是流汗?在这里,从入场到离场,每一处细节都写满“贴心”二字。
通过小程序提前订场,无须排队——系统将在你到场前10分钟自动亮灯,到点5分钟自动熄灭。刷脸、扫码,一秒入场。打完球,一身大汗怎么办?别急,淋浴间早已备好热水;忘记带水?自助售货机就在旁边;运动装备临时出问题?场馆外的专卖店不仅卖服装球拍,还提供专业的穿线服务。
更令人惊喜的是篮球馆的设计。两侧安装可折叠座椅,不需要时“藏”入墙内,极大释放场地空间。每只篮筐都可电动升降,而天花板悬挂的智能摄像头,可以捕捉市民每一个精彩瞬间,赛后可登录小程序进行查看,运动高光时刻再也不怕错过。
专业理疗师随时待命,急性扭伤能及时处理
“夹层空间”也已经“激活”。运动康复中心里专业理疗师随时待命,羽毛球膝伤、急性扭伤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从运动防护到赛后恢复,我们全程护航,”工作人员赵美琪说道,“不只是日常服务,我们也为大型赛事提供保障。”
如果说设施先进只是它的“骨架”,那多元业态融合才真正赋予这座中心以“灵魂”。
在李想珈咖啡馆靠窗坐下,点一杯现磨咖啡,俯望楼下球场激战正酣。匹克球、气排球、击剑、乒乓球、舞蹈、体能训练……几乎市民能想到的所有运动项目,这里都备有专业场地。
更不用说屋顶还有一片十一人制足球场、两个网球场和一条400米跑道,在天空与绿意间运动不再是“传说”。
在地下停车场,刚刚结束运动的市民还可以使用自助洗车服务。
晚上和周末,场地多处于“满场”状态
浮山全民健身中心自开放以来,人气持续攀升。据运营方介绍,自8月1日正式上线预约小程序以来,会员反响热烈,尤其是每天晚上和周末全天,场地几乎一直处于“满场”状态。即便是在工作日白天,场地使用率也稳定在70%至80%之间,显示出市民对高品质健身场所的强烈需求。
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前预订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类场地,方便快捷。预定成功后,用户可通过“刷脸”或扫描二维码入场,极大提升了使用体验与管理效率。不少市民表示,线上预定省去了排队等待的麻烦,尤其适合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这里不像以前那种只有场地和更衣室的老体育馆,更像一个社区,运动完可以坐下来喝杯东西、聊聊天,甚至处理一下工作,体验非常完整。”一位带女儿前来训练的妈妈这样评价。
其实,真正让这里脱颖而出的是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真正读懂了健身者的心:它不是冷冰冰的场馆集合,而是一个从运动激情,到康复保障,再到休闲社交的完整生态圈。在这里,你不仅能找到一片场地,更能遇见一种更健康、更便利、也更温暖的生活方式。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实习生 王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