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齐下防控近视 ,为眼轴增长“减速”
2025-08-20 11:01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18561) 扫描到手机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许多家长都在寻找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法。在众多近视干预手段中,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那么,这种“光学+药物”的联合防控模式究竟有何优势?适合哪些孩子?又该如何科学使用?今天,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视光学科专家就来科普解析这一近视防控的“黄金组合”。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采用特殊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夜间佩戴压迫角膜中央区域,暂时重塑角膜形态,使白天无需戴镜即可获得清晰视力,同时延缓近视进展。通过镜片的特殊设计,在角膜表面形成“周边正离焦”,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夜间佩戴8-10小时,逐步改变角膜曲率,白天裸眼视力可达1.0左右。
单一采用OK镜干预效果有限时,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放松睫状肌、抑制眼轴生长)、视觉训练(如反转拍改善调节功能)可显著提升防控效果。 其中《近视管理白皮书2025》明确提出了角膜塑形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控制框架眼镜和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防控方法并建议近视儿童青少年首先选择以上近视控制方法中的一种使用,再根据随访结果调整,继续单一方法或更改为联合应用,以保证良好、安全的长期近视控制效果。
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眼视光学科专家提醒,近视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离焦框架眼镜的联合方案,通过光学和药物的多重作用,能更有效地延缓近视进展,但每个孩子的眼部情况不同,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