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动图站|平时没时间,周末“恶补式运动”有用吗?

2025-08-12 09:30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469) 扫描到手机
平时没时间

周末“恶补式运动”有用吗?

每日动一动,健康跟你走
SPORTS

上班族最痛苦的

想运动却没时间

运动的好处显而易见

大汗淋漓后肌肉舒展

内啡肽驱散坏情绪

长期坚持更有益身心

集中式运动

能降低疾病发病风险

运动难在坚持,上班族常被工作挤占时间,不少人选择周末集中“恶补”一周运动量。这种“恶补式运动”能否收获规律运动一样的效果?是否会损害健康呢?

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

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

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

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高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个150分钟的运动时长,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锻炼时间的底线。

研究表明:无论是规律运动组还是周末运动组,都比不爱运动的不活跃组更健康。

相比于不活跃组,这两组的研究对象有200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显著降低了。其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最为显著。

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参与者在中位数6年期间:

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3%和28%;

患糖尿病的风险则分别降低了43%和45%;

肥胖风险分别降低了45%和56%;

呼吸暂停风险分别降低了43%和51%。

这些结果表明,运动不仅对当下健康有益,还能降低未来患病风险。令人惊讶的是,规律运动组与周末运动组并无显著差异——只要运动时间达标,无论每天坚持还是周末集中运动,健康益处相同。因此,每周抽时间运动,无论方式如何,效果一样好。

不爱运动
可以这么做

运动本无严格标准,无论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模式,最终都为达到运动总量,以保障健康。只要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以舒适方式达到一定运动量,就是健康的。践行“周末恶补”模式的人,可以摸索适合自己的舒适运动方式。

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周末专门抽时间运动简直太痛苦了。但其实,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枯燥乏味的,不妨试试徒步、爬山、骑行、跳舞、球类运动等更有趣的方式。相比跑步、力量训练、瑜伽这类偏训练式的运动,它们趣味性更强,而且一次就能完成一周的运动量,堪称“充电一次,巡航一周”,特别适合懒人。

全民健身
让运动成为生活仪式
1
NATIONAL-FITNESS
设定专属运动时间

就像给重要的约会留出时间一样,把运动也纳入到你的日常日程中。你可以选择每天早晨起床后进行半小时的晨练,让一天从活力四溢的状态开始;也可以在下班后安排一个小时的健身时间,把一天的疲劳都甩掉。

2
NATIONAL-FITNESS
打造个性化运动仪式

为自己准备一套舒适的运动装备,穿上它们就像披上了健康的战袍,瞬间进入运动状态。在运动前,给自己来一段专属的热身舞蹈,让身体热起来,心情也嗨起来;运动后,泡一杯自己喜欢的花草茶,在阳台上边欣赏风景边享受这份运动后的宁静时光。

3
NATIONAL-FITNESS
加入运动社交圈子

和朋友一起组个运动小队,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你们可以一起参加马拉松比赛,在赛道上为彼此加油助威;也可以一起去健身房,一起挑战各种健身课程,分享运动心得。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编辑、设计/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