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动图站|平时没时间,周末“恶补式运动”有用吗?
上班族最痛苦的
想运动却没时间
运动的好处显而易见
大汗淋漓后肌肉舒展
内啡肽驱散坏情绪
长期坚持更有益身心
能降低疾病发病风险
运动难在坚持,上班族常被工作挤占时间,不少人选择周末集中“恶补”一周运动量。这种“恶补式运动”能否收获规律运动一样的效果?是否会损害健康呢?
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
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
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
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高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个150分钟的运动时长,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锻炼时间的底线。
研究表明:无论是规律运动组还是周末运动组,都比不爱运动的不活跃组更健康。
相比于不活跃组,这两组的研究对象有200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显著降低了。其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最为显著。
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参与者在中位数6年期间:
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了23%和28%;
患糖尿病的风险则分别降低了43%和45%;
肥胖风险分别降低了45%和56%;
呼吸暂停风险分别降低了43%和51%。
这些结果表明,运动不仅对当下健康有益,还能降低未来患病风险。令人惊讶的是,规律运动组与周末运动组并无显著差异——只要运动时间达标,无论每天坚持还是周末集中运动,健康益处相同。因此,每周抽时间运动,无论方式如何,效果一样好。
运动本无严格标准,无论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模式,最终都为达到运动总量,以保障健康。只要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以舒适方式达到一定运动量,就是健康的。践行“周末恶补”模式的人,可以摸索适合自己的舒适运动方式。
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周末专门抽时间运动简直太痛苦了。但其实,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枯燥乏味的,不妨试试徒步、爬山、骑行、跳舞、球类运动等更有趣的方式。相比跑步、力量训练、瑜伽这类偏训练式的运动,它们趣味性更强,而且一次就能完成一周的运动量,堪称“充电一次,巡航一周”,特别适合懒人。
就像给重要的约会留出时间一样,把运动也纳入到你的日常日程中。你可以选择每天早晨起床后进行半小时的晨练,让一天从活力四溢的状态开始;也可以在下班后安排一个小时的健身时间,把一天的疲劳都甩掉。
为自己准备一套舒适的运动装备,穿上它们就像披上了健康的战袍,瞬间进入运动状态。在运动前,给自己来一段专属的热身舞蹈,让身体热起来,心情也嗨起来;运动后,泡一杯自己喜欢的花草茶,在阳台上边欣赏风景边享受这份运动后的宁静时光。
和朋友一起组个运动小队,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你们可以一起参加马拉松比赛,在赛道上为彼此加油助威;也可以一起去健身房,一起挑战各种健身课程,分享运动心得。
- AI造假起号乱象调查:3到15天速成万粉号,百万粉丝号能卖十几万
- 动图站|儿童票几岁能买?怎么买?暑假带娃出行,坐火车攻略来了
- AI科普丨驱蚊手环、植物精油、各种喷雾……哪种驱蚊产品最靠谱?
- 平安“鹰眼”上线十五周年:深度应用AI技术,发布“EagleX”全球风险管理平台
- 8月7日立秋!周末起气温跌破30℃,未来三天青岛仍有分散性雷雨大风
- AI动图站丨热热热!桑拿天“烤”验下,收好这份防中暑“凉”策→
- 半岛都市报26周年丨诗词达人诗意同庆 诗韵少年共聚中国院子!AI诗词游园会绽放中华文明现代化风采
- 高德地图2025正式发布:10亿人的AI出行助手
- AI“虚拟卫星”追踪全球地表变化
- 海水浴场周末人气“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