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丨驱蚊手环、植物精油、各种喷雾……哪种驱蚊产品最靠谱?

2025-08-09 19:02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4062) 扫描到手机

基孔肯雅热

预防知识点

预防基孔肯雅热,守护健康防线

近期,广东佛山等地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正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这也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科学防蚊刻不容缓。然而,货架上的驱蚊产品简直让人挑花眼:手环、植物精油、各种喷雾……是不是瞅着就犯难?到底哪个靠谱?

谁才是真正的“蚊虫克星”

AI制图

避蚊胺:安全使用70多年的驱蚊界“老牌冠军”,驱蚊效果强、持续时间长,不仅能防蚊,还能防蜱虫、跳蚤等害虫。

派卡瑞丁:新一代“清爽之选”,一种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无色无味不黏腻,不伤衣物,适合敏感人群。

柠檬桉油:天然植物成分,提取自柠檬桉树叶,有效驱蚊,适合喜欢天然产品的人群。

其他成分,如驱蚊酯,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持久性和防护范围稍逊。

一些“看起来很美”的防蚊妙招

AI制图

香茅醛、肉桂油这些植物精油类的驱蚊产品,虽然听着天然又安心,但它们实际的驱蚊效果和持续时间,比避蚊胺、派卡瑞丁差远了。

另外,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已证实:驱蚊手环里面无论浸泡了什么驱蚊剂,对自然状态下的蚊子基本没啥用。还有电子驱蚊器号称能发出令蚊子讨厌的声音来驱蚊,可一篇汇总了10项现场研究的分析明确显示,这些声音根本没让蚊子有啥明显反应,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们真能驱蚊。

浓度越高越好吗?

AI制图

不少人觉得驱蚊剂浓度最高,效果肯定最“顶”——这种想法就“跑偏”了。其实,驱蚊剂的浓度和“效果多强”没关系,只决定“能护多久”。浓度越高,保护时间长,但一旦浓度到了某个临界点,再往上加,防护时长也不会明显增加。

以避蚊胺为例,日常用选10%-35%浓度的就够了。只有在蚊子特别多,或者天热潮湿让药剂挥发快时,才用更高浓度的,也可以根据在户外逗留的时间增减浓度。

需注意,6个月以下婴儿不宜使用避蚊胺,3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柠檬桉油。孕妇可以和普通成人一样使用避蚊胺。

如何正确使用驱蚊产品

AI制图

正确涂抹方式:先把驱蚊剂喷在自己手心,搓匀后再抹到孩子(或自己)的脸、脖子、手臂、腿等裸露皮肤上。衣服盖住的地方不用涂。且只需薄薄涂一层,过量反而没必要。

避开特殊部位:伤口、发炎或过敏的皮肤不能涂,抹脸时注意不要弄到眼睛、嘴巴里。

注意衣物材质:衣物薄蚊子可能透过布料叮咬,这时可以往衣服上喷点驱蚊剂加强防护。但要注意,含避蚊胺的产品可能会损坏人造丝、氨纶等合成纤维衣物,别直接喷在这些面料上。

防晒和驱蚊的顺序:如果既要涂防晒霜又要用驱蚊剂,先涂防晒霜,等它完全吸收后再抹驱蚊剂。不建议给孩子用“防晒+驱蚊”二合一产品,因为防晒霜需要经常补涂,容易让孩子接触过多驱蚊成分。

及时清洗:回到室内不需要防蚊时,记得用肥皂和清水把涂过驱蚊剂的皮肤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