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青岛姑娘自费建起“图书馆”,15年藏书万余册免费供市民阅读

2025-07-01 20:39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6488) 扫描到手机

自己的老房子装修成“图书馆”,藏书万余册,15年免费供市民阅读……2010年,老家莱西的“80后”程安纳从国外留学归来,开办了一家免费的公益书屋。刚开始,只有她孩子还有学校的同学来读书。后来,这里成了周边居民阅读的“图书馆”,平均每年近1万人次来借阅。很多人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未来,她希望把公益图书室开到更多乡村,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返乡建公益书屋,拿出万余藏书供人阅读

在莱西市费县路上,有一个二层的小楼非常引人关注。这座叫作“状元楼”的房子,是青岛姑娘程安纳开的公益书屋。

“本来就想着给自己孩子用。”程安纳说,当时她刚从国外留学归来,想让孩子更多接触传统文化,同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小屋改造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刚开始,里面只有几百册图书。平时,他的孩子跟同学会在这里读书,有时候也会做读书分享会。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孩子加入进来。不仅如此,一些成年人也开始到这里借阅图书、读书。这个小“图书馆”一再改造扩建。如今,面积超过200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

“这些都是我自己买的,跟正规图书馆一样有22类。”程安纳说,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看到了读书对人的改变。

15年坚守,每年过万人次来阅读

程安纳说,之前有一个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比较内向。后来听说有这样一个“图书馆”,想着能看书多学点知识,老人就带着孩子一起来玩。

小孩不愿意说话,但是对航空类书籍很感兴趣。“我就主动找来相关书籍,陪孩子聊天。”程安纳说,孩子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在这个公益书屋里,她也会组织大家分享学到的知识。慢慢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有了更多的朋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让你看到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改变。”程安纳说,这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今,这个公益书屋已经免费开放15年。她平时外出参加活动,会把钥匙放在一个角落。如果有人要去看书,给她打个电话就行。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图书馆”里都坐满了来读书的人。

“一年差不多上万人次来借阅。”程安纳说,一座小书屋让更多人爱上阅读,是她最大的成就。

想扩展到更多乡村,让更多孩子参与读书

15年,她看到很多孩子因为读书发生了改变。“未来我希望能把公益书屋建到农村去。”程安纳说,现在农村老人比较多,孩子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如果孩子数量多,她希望能建一个公益书屋。孩子每天放学了或者寒暑假,可以免费到里面读书。如果孩子数量少,她希望能设立一个流动的图书借阅站。每个村里放几十本书,几个村子轮流看。

“读书能扩展一个人的视野,更能让人提升自己的认识。”程安纳说,目前已经在莱西当地准备试点,不久在村里也能看到这样的公益书屋。同时,她也感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1万余册书籍都是自己购买的,但数量远远不够。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参与进来,可以捐赠更多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让更多人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