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时评丨从“青岛制造”到“青岛智造”:看中国创造的蓝色崛起

2025-08-02 09:53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205103) 扫描到手机

九州体育评论员 王苗

在黄海之滨,一座百年工业城市正在演绎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青岛以其独特的产业基因和创新路径,实现从传统制造基地向智能制造高地的华丽转身,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青岛制造业积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始建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厂至今仍保存着运行逾百年的德国制造设备,见证了这座城市对制造品质的执着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从集体小厂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传承并发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青岛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海洋科技领域取得系列突破,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深海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这座城市的发展实践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珍视和发扬传统制造业积累的品质基因和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要大胆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青岛的探索还证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和政策环境。通过建设国家级的示范区和试验区,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中国制造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青岛的实践启示我们,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既要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既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深化开放合作;既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又要优化政策环境。

面向未来,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必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以开放为动力,在实现"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跃升的同时,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经验。从青岛看中国,我们对中国制造的蓝色崛起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