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秸秆回收”到“生态基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构建绿色产业链获媒体点赞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一群大学生用创新让农业废弃物‘逆袭’为生态修复‘利器’。今天,我们走进‘基不可失’项目的原材料供应商,揭秘‘变废为宝’的绿色密码。”
团队的创业灵感源于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我国荒山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严重。
在团队的原料处理车间,专家看到堆积如山的花生壳、玉米秸秆正通过粉碎机转化为纤维状基质。“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纤维结构,通过‘粉碎-发酵-复合’工艺,能显著提升土壤粘聚力和保水性。”团队技术总监丁慧珠解释道。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约3.5亿吨农业废弃物,传统焚烧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产生大量碳排放。而“基不可失”团队的技术,每吨基质可消耗1.2吨农业废弃物,相当于减少0.8吨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在临沂兰陵县的修复项目中,一年消耗了2000吨农业废弃物,相当于绿化了500亩荒山。”杨鑫磊说。
花生壳、玉米秸秆、建筑废土……这些曾被视作‘废弃物’的材料,如今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实验室里,成为生态修复基质的‘黄金原料’。项目负责人杨鑫磊介绍:‘我们的基质成分80%来自农业和建筑废弃物,不仅零污染,还能显著提升土壤肥力。’”
“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难题,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董建新评价道,“每亩修复后的土地可带动林下经济增收3600元,形成‘生态修复-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通讯员:张鹏燕、刘宇倩、孙文豪、孙传杰、周子琪、冯佳敏)
- 变废为宝!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团队用秸秆、花生壳打造荒山修复 “生态补丁”
- 人民日报点赞枣庄消防员史亚伟:跳10米高桥惊险营救轻生女子
- 半岛V视|“我完全爱上了青岛!”美景美食加啤酒,大批外国游客来到青岛纷纷点赞
- 上海游客一封信手动点赞青岛 旅游丢失价值5000元相机 青岛民警耗时近3小时紧急寻回
- 暖心故事 | 齐鲁银行三心服务获外籍客户点赞
- 暖心故事 | 齐鲁银行暖心上门服务获特殊客户点赞
- 矿安实践新探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学子深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点赞!在京救人的青岛小伙获表彰!
- 国内首次海上软着陆回收成功!就在海阳东方航天港
- 外国友人点赞山东展区机器人“咖啡大师” “山东制造很好!山东生产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