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草”的“振兴梦”——艾草“新农人”卜钦龙返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原标题:“小艾草”的“振兴梦”——艾草“新农人”卜钦龙返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小艾草”的“振兴梦”——艾草“新农人”卜钦龙返乡创业成致富带头人
2023年,青岛艾山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钦龙怀揣对家乡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尊崇,毅然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回乡创业,致力于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要说起从事艾草种植,也是个偶然的机会,以前以为艾草入药,种植肯定娇贵,从朋友那听说艾草的种植存活率高、种植条件要求低,既能大面积种植,也可以林下种植时,我就开始心动了,在网上查询资料,又去了黄岛、平度等周边区市考察后,我便决定自己也要到艾草这片领域里闯一闯,于是就投身到了艾草产业当中。”卜钦龙告诉半岛记者,艾草生长能力非常强,对于种植的环境没有过高的要求,管理粗放,不需要精耕,是名副其实的“懒庄稼”。艾草一年多季,是一个投入少、长期获益的经济作物,加之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卜钦龙说,去年年初镇上宣传委员韩艳艳找到他,和他聊了兴郭村打造手造村的规划,通过韩委员对传统非遗的描述,对特色展馆的设计,对手造研学的打算,正是填补了没有展示场景的空缺,打造这样一个手造村简直就是“小艾草”的“大惊喜”,于是卜钦龙当即决定要加入这个团队当中。“而事实证明,这一次的决定又再一次实现了我与洋河的双向奔赴。”据介绍,韩委员和村书记张英凡书记带着他们走街串巷,挨户调研,确定工坊位置,与设计公司反复校稿,确定工坊设计,直到去年的5月1日,“有艾工坊”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我们的“大本营”,是我们艾草产品最好的展示场景,是大家进一步体验艾草手造的研学基地,更是为我们搭建了与游客和体验者交流互动的平台。
目前,青岛艾山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洋河镇种植艾草面积约260亩,年产量达约35万公斤,先后开发出艾草加工品、艾草制成品以及艾草衍生品等三大类以及艾草枕、艾草绿壳蛋等10余种产品,使更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近百人,人均增收1.2万元/年,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别看地里的不起眼,却是我的宝贝,它不仅让我有了现在的艾草产业,更是让我和洋河结下了这份‘有艾’的缘分。”卜钦龙指各种艾草产品艾草枕头、艾草香包等说,“这些产品的功效有安神助眠、祛风湿、杀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等等,对人体大有益处。”
近年来,青岛艾山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东石公益林充分利用荒山、荒滩来种植艾草,百亩荒山荒滩已成绿水青山。合作社依托该区域光照充足的自然禀赋以及中医药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全面释放艾草作为粗放型经济作物,易管理、效益好、产量高的优势,挖潜艾草营养丰富,集食用、药用、工业原料、动物饲料于一身的特性,深耕艾草温经活络、驱寒止痛、美容养颜、燥湿止痒、延缓衰老等功效,将成熟的艾草收割、挑选、烘干、粉碎、储存后,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各类健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合作社大力推动农户自愿种植艾草,从提供种苗入手,栽种管理全程给予技术指导,成熟后回购,确保销售无忧。艾草的“三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突出。
一产以艾草种植和禽类养殖为主。通过搭建“联合党委+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共富平台,通过技术指导、宣传带动等方式,鼓励当地村民种植艾草,发展当地艾草产业。目前在洋河镇种植艾草面积约种植艾草260多亩,年产量达约35万公斤。同时,将艾草作为一种天然的无残留的纯植物添进饲料当中,发挥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进行艾草鸡的养殖,实现绿色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目前推出艾草鸡、艾草有机鸡蛋等多类衍生产品,销售量约20万元。
二产以艾草的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为主。一方面利用农户及闲置、废弃建筑,进行艾草的晾晒烘干及初加工产品的制作,主要产品包括艾条、艾柱、艾绒、艾卷等初级保健品,及艾枕、艾被、艾褥、艾垫、艾席等家纺产品。另一方面,开发以艾草有效生物成分为主原料的功能产品,推出艾草艾露、艾草精油、艾草面膜等深加工产品。目前艾山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先后开发出10余种艾草产品,使更多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近百人,人均增收1.2万元/年,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产以康养保健和培训研学为主。围绕全民艾灸休闲养生,重点发展康养保健产业,结合艾山氧吧小镇项目,打造以灸疗技术为核心,艾草产品为耗材的艾灸健康品牌服务体验馆。同时,以“集合化展销+沉浸式打卡+体验式工坊”为思路,打造了集手造产品展销、传统文化展示、非遗技艺传承于一体的“有艾工坊”,设置研学实践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服务。“有艾工坊”开业5个月以来,累计接待中小学研学1000余人,实现增收约5万元。
卜钦龙表示,“艾草”虽然小,但它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希望。他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努力,将这份“小艾草”的事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让它成为洋河的骄傲和自豪!(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伟豪 通讯员 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