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为建筑工人打造流动心理驿站,驿站跟着项目跑
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团队合作、场景变化、角色扮演……12月4日,崂山区总工会流动性EAP服务驿站在中韩街道张村社区村庄改造安置区建设项目部开展心理健康沙龙活动,有效缓解建筑工人心理压力。
据了解,崂山区总工会在与重点项目企业工会座谈中了解到:一线建筑工人面临着工作压力较大、工作环境艰苦、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健康隐患。然而传统的心理服务阵地往往设置在街道、社区等公共服务场所,难以辐射到正在施工建设的建筑工地,因而一线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地满足。
崂山区总工会提出的“流动性EAP服务驿站”与建筑项目相结合,实现“项目迁到哪里,心理健康服务驿站就流动到哪里”,让职工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心理健康服务,极大拓展了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外延。同时,借助流动性EAP服务驿站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能够有效缓解一线建筑工人的工作压力,全力营造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流动性EAP服务驿站聘请心理咨询师、培育讲师、文娱师等心理服务专业团队,瞄准建筑行业特点和建筑工人的心理需求,个性化定制《拼搭心灵空间,凝聚团队力量》、《情绪调色盘,团队协心章》、《安行于心间,协作护周全》等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服务驿站同时配备了按摩椅、智能音乐放松反馈系统、便携式音响及麦克风、心理漫画书刊、心理健康专业团体辅导柜、饮水机、宣传栏、急救箱、发泄柱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设施,打造轻松、舒适、专业的服务氛围。
2024年,崂山区总工会为全面发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作用,除流动性EAP服务驿站外,还创新打造“1+17+N”心理服务模式,以崂山区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服务站为原点,构建“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的五级心理服务体系共计17个固定心理服务阵地。根据职工需求不断扩容心理服务,无论是心理咨询或心理讲座还是心理测评或心理健康沙龙,都能满足职工们多样化要求,全年共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近400场,服务职工超过1万人次。
下一步,崂山区总工会将继续构建上下联动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通过“1+17+N”心理服务模式+流动性EAP服务驿站“,把“咨询+辅导”、“讲座+疏导”、“手工+心理”、“运动+心理”、“中医+心理”等服务送到基层,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单位门口就能体验到工会的心理健康优质服务。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 通讯员 李飞飞)
- 总额100万元,6月9日上午10:00,来抢崂山二季度餐饮消费券!
- 青岛故事|胶州王情义:悬壶乡医行大爱 崂山本草传医心
- “人才免推”4个月,崂山为毕业生推送岗位1.2万次
- 青岛故事|95后返乡青年打造上万平米田园综合体,欲种出“崂山精品西红柿”
- 起拍价22500元/㎡!崂山低密地块出让预公告
- 崂山区为考生送安静,多措并举护航2025年中高考
- 叮咚!重要通知18.9L崂山山泉桶装水全新升级,崂山山泉桶装水 「山海」蓝帽上新扫码抢红包!!!
- 崂山景区端午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崂山今年要新增享受助餐优惠2000人以上,老人登记签约后补贴自动扣减
- 楼市观察|青岛着力打造“好房子”,或刺激需求,带动“以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