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销
产品连宝洁公司的人都分不出真假
虽然所谓的化工厂,就是几个房间加一个老板和一个员工,但记者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企业有关的产、销、购以及服务等环节,这边都有,并且看起来很成熟。
产销服务“一条龙”
在原料购买环节上,老板告诉学员,“我给你们的配方上的原料都是很容易购买的一些化学物品,你们到一些化学品店里都能买到。”记者看到,在车间里,到处堆放着一些化学材料,“你们也可以网上购买,要是想造质量好的产品就买贵的材料,想降低成本就买便宜的。”老板貌似有自己固定的原料来源,因为李某曾跟记者说,“以后你要是自己干了,最好在他这买材料,出去买容易被人骗,质量没保证。我这次从张家口来德州,就是想来这买点需要的材料。”
老板要购买的除了原材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种仿冒产品的包装。据了解,老板购买的包装都是到专门工厂订购的,仿真程度绝对能以假乱真。据老板介绍,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小加工厂都可以从事仿冒产品包装的生产,只要说出你想要的牌子,人家就能造出来。老板具体从什么地方购买的包装,记者曾试着询问,但老板只字不提。
产品生产出来,贴上商标之后,便是销的环节。
首先是如何联系买家。据记者了解,一般都是买家主动联系老板。原来,这要归功于老板的网络宣传。老板说,他每个月都要在网上砸进三万块钱用来宣传,学员和客户基本上都是从网络途径联系上的。
其次是产品的运输。这个环节老板说主要依靠物流运送。1月15日早上,存放在客厅里的四十桶洗发水、沐浴露就由一辆小车拉走,最后运往的目的地是烟台莱州。
对于产品的流向,记者从老板一些文件单子上看到,他生产的产品几乎能到达全国各地,外省有安徽、浙江等地,本省如烟台、临沂等地,但老板说他很少把产品卖到本市。此外,老板还说他的产品暂时还没有发送到青岛的。产品的最终流向是一些洗浴中心、理发店和网店,有一部分还进了超市。
除了以上环节,记者还惊奇地发现,这个微型工厂甚至还有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诚信。老板不仅经常把这两个字挂在嘴上,还在正对大门的墙壁显眼位置贴了一张大海报,上面赫然写着:诚信。下面还有八个字:敬业勤奋、认真守信。
仿真度能达百分之九十
记者曾拿着一瓶假冒的海飞丝问老板,“它能卖到超市里吗?”
老板回答说——
—你不用担心我产品的质量,我告诉你,这瓶洗发水的仿真程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你用眼睛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假的,不管是外包装还是洗发液的香味、黏稠度、拉丝,保证跟真的一模一样。你现在就是拿一瓶真的洗发水,你也分不出真假来,你信不信?不用说普通老百姓,就是一些专业的人员也很难看出来。
跟你们说个前几天发生的事,我发了一批洗发水到我朋友的超市里,刚摆上,宝洁公司的一个工作人员就进到店里。他可能也觉得哪不对劲,就拿着我造的洗发水研究,但到了最后,他就是没看出来这是假的。当然,我还是能看出来的,就一点我能分辨出真假,那就是我卖的瓶子在平面弧度上比真品小了那么一点。可以说,这是唯一的缺点了。
“那么这洗发水你自己平常也用吗?用久了对人体有没有害处?”记者接着问。
老板说——
—你放心,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洗发水就是洗发水,只是用了一下别人的牌子而已,因此我们不应该叫造假,而是贴牌。就是拿别人的牌子用一下。说起来,基本上全部的洗涤用品都是化学物质造出来的,你想,化学物品能有啥好处的。我平常就不用什么护手霜之类的东西,就拿甘油擦一下手,这就像人们吃山珍海味,也许还不如喝一碗稀饭更健康。还有我的衣服,因为我经常干活,身上沾了很多的洗发液之类的,因此我洗衣服的时候从来不用洗衣粉,直接把衣服往水里一扔,水泡就起来了。
◎关于秘密
赚钱的秘密在于水
1月14日下午6点左右,大姐已经忙完了活,十几箱假冒的名牌洗洁精都已经被装好等待寄出,然后她就下班离开了。因为天已经黑了,而学员们也都看到了产品制作的过程,老板说,“如果没有问的 ,那就都走吧,明天咱们继续。”但是,最后他却商量让记者和另一名年轻学员——来自张家口的李某留下来,希望能帮他干一点活。
原来是要装沐浴露,记者和李某花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大桶里的沐浴露转移到了小塑料桶里。接下来,老板又走到靠墙的两个蓝色塑料桶面前,桶里的液体呈蓝绿色,上面一层已经结冰,老板把其中一桶里的冰块拿走,把蓝桶挪到白色大桶跟前,跟记者说,“接下来,我们要装洗发水了,你们先把这些桶里的洗发水倒进白桶里,搅匀了,然后再装到小塑料桶里。”
等记者和李某把蓝桶里的液体倒进白桶里,李某用小的电动机搅拌均匀。记者看了一下,这些洗发水呈蓝绿色,还有一定的亮度,闻起来也有一股洗发水的特有香味,用手试了一下,有弹性还能拉丝,和平时用的洗发水从外观上看几乎没什么两样。
当记者和李某装到后面的时候,大桶里的洗发水已经不多了,而小塑料桶还有5桶没有装,老板说这5桶洗发水必须得装满,要不然明天早上就没法往外运了。
但剩下的洗发水已经不够再装5小桶了,怎么办?难道还要再重新制作?记者在心里疑问。
但接下来的一幕真是让记者有点目瞪口呆。
老板说刚才装的两桶洗发水比较黏稠,又重新倒进了白桶里面,然后开始加水,本来半桶多点的洗发水一加水又满桶了,然后搅匀,再装两桶洗发水,随后再加水搅匀。但到了最后半桶的时候,里面的洗发水已经非常稀薄,香味也不那么浓了。记者想,如果再加水,洗发水就会变得非常稀薄,那么到了市场上就很容易辨认出是劣质的洗发水了。但老板又用出了一个绝招——往桶里加盐。令记者惊奇的是,半桶稀薄的洗发水在老板加上不到半斤食盐之后,洗发水再次变得黏稠起来。
就这样,黏稠了加水,稀薄了就加盐,本来装两桶的洗发水,最后愣是装满了整整7桶,老板也承认,这些洗发水质量比最先装的几桶差多了。
老板这样告诉记者,“我没白让你干活吧,我告诉你,水就是咱们这一行最大的赚钱秘密,一吨水才几块钱,加工成一吨洗发水多少钱?”
文/图 记者 王守华
(来源: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