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人物|父子同上阵,夫妻字传情,崂山区的“战疫一家人”

2020-02-21 14:44 九州体育阅读 (82134)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媛

有这样一辆私家车,从大年初三开始,每天早上7:30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浦里社区发出,车上有父子、有夫妻,他们的下车地点不同,却同在抗疫一线,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他们是“抗疫一家人”。

高速路口合影,黄义水同志(中)和他的儿子黄俊熙(右)。

7:40到达第一站:王哥庄市场监管所

黄义水在这里下车:“你们两个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拳拳慈父之心,隐隐的担忧不舍尽在一句朴实的叮嘱。

黄义水是崂山市场监管局的一名老兵,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值守过2008年的奥帆赛,保障过2018年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机构改革和工作需要,2019年7月,他的儿子,中韩街道食安办的黄俊熙到中韩市场监管所从事具体工作,从此父子成为市场监管战线上的“战友”。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巡查药店情况,口罩等防护用品的质量、消毒用品的价格监管,举报投诉处理……成为父子俩每天碰面时的必谈话题。

8:20到达第二站:海尔东城国际社区

黄义水的儿媳于飞云是这里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每天穿行在社区中,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摸排情况,汇总工作,从早忙到晚。

于飞云说,“以前觉得每天上班路程太远,这几天觉得这一个小时太珍贵了。”黄俊熙报名参加了崂山区机关党员干部突击队,从2月6号开始每天晚上6:00到9:00,都要在青银高速东出口执勤,为进出青岛车辆上的乘客测量体温,晚上到家往往接近十一点。夫妻俩只有上班路上的这段时间能细细交流,说说彼此的工作、孩子的成长,一遍遍互相叮嘱“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昨晚,于飞云在睡前给晚归的丈夫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道,“待山花烂漫时,愿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黄俊熙在青岛东出口为驾驶员测量体温。

8:40到达终点站:中韩市场监管所

这里是黄义水的儿子黄俊熙的主战场。加入这个集体半年多的时间,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肯吃苦、善学习、能钻研”。

黄俊熙积累了丰富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验,带着这笔宝贵财富来到新的岗位,成为所里业务办理大厅的一员,负责受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工作。如果说上岗第一天他还是“门外汉”,一周后就成了“熟练工”,一个月下来俨然已是“政策通”,半年下来业务量300多起,无一疏漏。“政策熟,态度好,效率高”,这是办事群众对他的评价。

抗疫一线“父子兵”,爷俩共守东大门

疫情期间,黄义水和黄俊熙爷儿俩有一张特殊的合影,照片上是夜晚的高速出口,爷儿俩同时上岗当班,成为抗疫一线“父子兵”。黄义水说,“疫情当前,防控关键时刻,身为一名老党员就要冲在防控第一线,给年轻人树立榜样,共同担起社会责任。”他们父子共同守候在东大门,严格检查过往车辆,测量体温,不漏一人一车。

“父亲一直都坚守在市场监管的一线,得知他也加入了党员突击队,没想到在岗位上碰见了。”黄俊熙说,原本想着趁春节假期好好陪陪父母,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份难得的温馨又变成了牵挂。

参加突击队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是可以全脱岗的。可是黄俊熙晚上参加执勤任务,白天仍然照常上班,“进入复工复产时期了,很可能会有办证业务,大厅不能离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没有退缩、没有怨言,偶尔有的只是担心父亲身体吃不消。但他知道,父亲就是他的榜样,所有的担心都将化为行动,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再认真一点,再仔细一点,就能多排除一处隐患,多保护一方平安。

是亲人更是战友,抗击疫情“全家上”

提到家里妻子,黄义水脸上洋溢着幸福,流露出山东男人特有的内敛,倒是黄俊熙抢先“表白”,“我们都特别想感谢我妈妈,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如果说我们做的是看得见的工作,那妈妈付出的就是看不见的辛劳。这连续十几天,都只有她一个人带孩子。一个三岁的孩子,整天呆在家里,电量过剩,无处释放,那种累真是谁带谁知道。”

当被问到疫情结束,最想做的事是什么?黄义水和儿子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家庭,黄义水说,“我就想好好抱抱小孙女,跟她多玩会,那个可爱的样儿,天天想。”黄俊熙也说,“以前每天下班,最享受的就是孩子大喊爸爸,像小炮弹一样冲进怀里。现在早出晚归的,跟孩子都见不上面。”

这只是崂山市场监管人的一个缩影。“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面前,我们致敬可贵的坚守,我们感谢所有的“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