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的第七次陪考

青岛故事|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的第七次陪考

3月24日清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四楼传来特教老师王海英的催促声,“起床了孩子们,赶紧吃完饭要复习功课。 ”腰疼未愈的她说话声音比平时小了一些。 一周前,她刚陪18岁的小静赴济南考试,在考场外站了两小时。 27年来,这位“妈妈”陪伴孩子们走过最艰难的高考之路,将15名孤儿送进了大学校门。 王海英在跟小静谈心。[详细>]
青岛故事|“最美志愿者”种法娟:从大学讲台到社区课堂,用爱与专业浇灌家庭九州体育之花

青岛故事|“最美志愿者”种法娟:从大学讲台到社区课堂,用爱与专业浇灌家庭九州体育之花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证书,她见证着我和社区里很多家长的成长。 ”3月24日,记者在城阳区国城路社区见到种法娟的时候,这位大学老师展示了一份对她而言很特别的荣誉——社区最美志愿者。 从教多年,种法娟拿过很多奖,青岛农业大学卓越教学奖、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讲课大赛一等奖……在诸多证书和奖杯中,来自社区的这份荣誉,让她格外珍视。[详细>]
青岛故事|“他们用生命教会我最后一课”,一家三人捐献器官,家政大姐和女儿接过爱的“接力棒”

青岛故事|“他们用生命教会我最后一课”,一家三人捐献器官,家政大姐和女儿接过爱的“接力棒”

在青岛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里,总有一些凡人善举如璀璨星辰,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近日,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刘玉兰向记者讲述了她不平凡的故事。 她和家人用无私的爱,书写着生命接力的动人篇章。 姐妹三人合照以及刘玉兰夫妇及二姐夫妇合照热心家政刘阿姨,邻里之间播温情刘玉兰今年60岁,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未改变她那颗热忱的心。[详细>]
青岛故事|“健康守门人”高程程:从医二十六载,用炽热初心守护乡邻健康

青岛故事|“健康守门人”高程程:从医二十六载,用炽热初心守护乡邻健康

清晨七点的流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程程准时推开诊室大门,迎接她的不仅是候诊居民熟稔的寒暄,更有26年如约而至的医者使命。 这位被街坊们昵称为“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将半生韶华倾注于基层医疗事业,从急诊抢救到慢病管理,从听诊器的精准判断到街头巷尾的暖心随访,用仁术仁心筑起守护四邻八乡的健康长城,在方寸诊室间书写着当代医者的赤诚大爱。[详细>]
青岛故事|金永德:执着公益,用手中的剪刀,剪出更多温暖与关爱

青岛故事|金永德:执着公益,用手中的剪刀,剪出更多温暖与关爱

在城阳区城阳街道国城路社区有一家不算起眼的理发店叫“卡尔金”,每天早晨从9点营业开始,陆续便有预约的客人前来理发。 “在这里干了有10年了,有很多老朋友,很多时候需要剪什么发型都是心照不宣,很默契了。 ”金永德边忙边笑着说道。 从去年8月份开始,每个周四的上午,店里会至少抽出两个人前往社区为有需要的老人理发,渐渐的,社区里都知道有个“卡尔金义剪”,热情周到还剪得好,老人们聊起来纷纷竖起大拇指。[详细>]
青岛故事|带动5万人,捡拾超30吨!因半岛一篇报道,他坚持捡垃圾10年多时间

青岛故事|带动5万人,捡拾超30吨!因半岛一篇报道,他坚持捡垃圾10年多时间

岛城有这样一个人,每周带领大家捡拾垃圾,坚持了10多年,共带领5万人,捡拾垃圾总重超过30吨。 他就是57岁的李巍。 近日,记者采访了李巍,而他成立“洁之队”,缘于半岛都市报的一篇报道。 组织“洁之队”,缘于半岛都市报近日,记者来到市北区万达广场门前,当天是洁之队的第641场活动。 上午9时,记者到达时,志愿者们正在往身上套黄色的队服。[详细>]
青岛故事|平均年龄60+,她带领“银发姐姐”们唱响新村

青岛故事|平均年龄60+,她带领“银发姐姐”们唱响新村

在即墨区灵山街道的灵山新村,有一支特别的合唱团。 这支队伍由三十余名平均年龄“60+”的“银发小姐姐”组成。 而在这背后,离不开志愿老师刘云平的无私奉献。 自2024年10月建团以来,每周三下午就成了她们雷打不动的相聚时光。 “银发小姐姐”们相聚在一起,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全身心投入乐理知识的学习与歌曲练唱中。 课堂上,她们认真专注,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详细>]
青岛故事|一粒白菜良种,国内“开花”国外也“香”

青岛故事|一粒白菜良种,国内“开花”国外也“香”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3月21日,青岛胶研种苗有限公司育种研发基地,多名技术人员正在温室大棚内对抽薹的大白菜花授粉。 身穿白大褂、头盖遮阳帽的郝莹也在这里。 范作江正在为大白菜花进行授粉郝莹只是种苗公司的研发人员之一,当天在基地为大白菜花授粉的还有技术人员范作江和冷爱玲。 33年来,数代研发人员接力,培育出的适合春夏秋三季播种的大白菜品种成业界翘楚。[详细>]
青岛故事丨一句相伴一生誓言!19年无言守护“植物人”妻子

青岛故事丨一句相伴一生誓言!19年无言守护“植物人”妻子

2006年妻子遇车祸变成植物人,他“退房救妻”花光积蓄,说“我是她丈夫,我不能把她扔了”;在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咬牙坚持照顾妻子19年,说“一次牵手,就是海誓山盟”;他将全部生活,定格在妻子的病床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详细>]
青岛故事|周仕超:用东方色彩架起欧亚桥梁

青岛故事|周仕超:用东方色彩架起欧亚桥梁

当法国艺术批评家热拉尔·舒里格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只为面对面采访这位中国画家时,青岛的海风里便多了一则艺术传奇。 周仕超,这位以手中画笔为媒介,用绚丽色彩和独特笔触,在画布上深情勾勒出家乡青岛的艺术家,用四十年光阴在欧亚大陆架起一座色彩桥梁。 他的作品被永久收藏于马赛博物馆,化作法拉利赛车家族的珍品,甚至成为法国百年酒庄的典藏酒标。[详细>]
青岛故事|从打零工到月入17000元,月嫂们的蝶变人生

青岛故事|从打零工到月入17000元,月嫂们的蝶变人生

“在干月嫂以前,我就是打打零工,一个月1000多块钱。 ”“我对象是个出租车司机,我原来是个幼儿园老师,生了二胎家里开销太大了,听说做月嫂能赚钱。 ”……两位月嫂这样说起自己进入家政行业前的日子。 她们二位是很多从业者的缩影——曾经收入很低,甚至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通过做月嫂实现人生的华丽转变,前者月收入高达17000元,但她们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详细>]
青岛故事|守护烟火气!青岛百年大集有位文武双全的保安队长

青岛故事|守护烟火气!青岛百年大集有位文武双全的保安队长

清晨的公园里,59岁的苏亮打完一套拳法,迎着朝阳走向他的工作岗位。 他是青岛百年李村大集的保安队长,8年前李村大集从李村河旧址迁至重庆中路之时,从化工厂技术员岗位退休的他,选择来到这座百年大集继续发光发热。 不太善于言辞的苏亮工作依然一丝不苟,在工作之余习字与武术的爱好伴随他一生,如今他将这份热爱融入工作,成为商户和顾客心中的李村大集“守护者”。[详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