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资料照片
“同样是公交车,同样的里程,不应当因为经过了隧道,就要收取高额费用,而是应跑了多少路就收多少钱。”
“桥隧不应当向公交车征收高额的过路费,虽然桥隧的建设是企业行为,但是,桥隧建设毕竟是政府主导的。桥隧是基础设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城市的发展,是为市民服务的,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应当同程同价。”
说这话的是一位普通市民,也是黄岛的一位政府官员。和市民的观点一样,和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观点一样,他也认为桥隧“过路费”过高,“这种高额的过路费,不应当加到公交车上。”
在采访青岛交运集团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国庆时,他说了一个能让市民再次燃起希望的消息:现在政府和我们都倾向于“同程同价”,只是一切还没有最终确定。
在对隧道公交票价议论的过程中,市民、人大代表、公交部门和政府官员,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的出发点不同,考虑的角度也不同,但是,最终指向了一个目标——公交票价越低越好。在采访中,记者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目前,政府和公交部门都倾向于“同程同价”。换句话说,从青岛到黄岛的票价或许不会超过5元,毕竟,从台东发往崂山的公交车全程30多公里,票价也不过5元。
普通市民 2元,5元还是10元? 6月1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岛城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目前尚未公开的隧道公交定价,有的人大代表鲜明提出低价的各种重要性。
市人大代表顾少民告诉记者,对于关乎所有百姓的公共交通,他的建议是参考首都北京的做法。“北京的公交车收费只有几毛钱,地铁只有2元。”他说,众所周知,通过财政部门支持,北京公共交通取得很大成就,低廉的公交出行费用,吸引有需要的市民乘坐,同样能起到调节车流量的作用。
采访中,市人大代表张蓉同样表示,无论海底隧道也好、跨海大桥也好,建成后是为了用 ,而不是为了闲置,如果高昂的价格使私家车主不走桥隧 ,公交车也没人坐或坐的人少,原本建设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几天前,桥隧通车费用公布,消息一经传出,社会普遍认为定价过高。高昂的通行费似乎暂时不好更改,或许这让很多两地跑的市民“心凉了半截。“我在黄岛上班,在青岛市区住,平常不怎么回家,每次回家都是坐船。”市民黄先生说,他原本盼着桥隧通车,自己开车上下班,“没想到,这么高的通行费用,我原本以为通行一次花10元,每天来回共花20元,那我还勉强能接受,现在来看,我的计划泡汤了。”
黄先生的想法,或许代表了很多市民的想法,这也让几乎所有的市民都把目光投向了公交票价。“开私家车太贵,坐公交车来往总行了吧?”黄先生心存希望。
也正是因为如此多的人关心,才让坊间有了很多传闻 ,有传闻说青岛市区直通黄岛的公交票价10元,也有传闻说只有2元。
当然,在传闻中,并不仅仅只有这两个数字,还有人细心算了一笔账,算完后说,“公交车要交年费,公交的票价也已基本确定,是5元。”虽然,坊间众说纷纭,但是,这毕竟都是坊间传闻 ,市民翘首期盼的隧道公交票价一直迟迟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