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青年旅舍联盟成立。
楼院环境整治。
劈柴院街区整洁干净。
文/图 半岛记者 王一婷
成立青年旅舍联盟,开放楼院物业化管理,建设“帮到家”便民服务站……2016年中山路街道发挥区位优势,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打造宜业、宜居中山路,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办事处还获得山东省安全生产示范街道、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山东省五好工商联协会等荣誉称号。本报接上期话题,从经济、建管、党建等方面继续为您盘点2016年中山路街道工作。
>>>经济篇
业态新变化,服务再提升 镜头:2016年8月26日,湖北路17号的原水兵俱乐部旧址又有了新名字:1907光影俱乐部。作为中国首家电影生活馆,1907光影俱乐部让这座本就被认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将在现代科技和时代浪潮的助力下,形成中国影视人、创业者、投资人最大的互联网数据库,以线下的实体经济运营培育线上平台,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影视创投平台。
纵深:中山路街道发挥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引入1907光影俱乐部、青岛书房、圣爱尔美术馆等一批集历史、创意、时尚、商务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中山路管区“一公里”时尚经济文化圈。依托海滨小金辟建老字号文化陈列展示室,挖掘出管区老字号历史文化。办事处还组织了管区30余家青年旅舍建立了中山路青年旅舍协会,引导行业加强自我管理和学习交流,营造规范有序的旅游住宿环境。帮助中山路干海产品协会103家会员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营业收入明显增加。
此外,街道还健全管区闲置楼宇资源、招商资源信息库动态更新机制,整合闲置资源1.2万余平方米。引导中山路78号皮草项目完成落地,做好中山路82号、地铁综合楼改造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百家重点纳税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用电、用工、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对金融类投资企业的监管,走访、排查企业170余家,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材料2000余份。新增注册企业210余户,前三季度区级税收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2%,预计全年完成区级税收4亿元。
>>>建管篇
环境大改善,卫生无死角 镜头:“物业化管理以后咱小区都有保洁员了,定期来楼院里打扫,连楼梯卫生死角都变得干净了”,2016年10月13日,家住大沽路27号的居民郁光英说道。据了解,2016年中山路街道投入资金,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管区五个社区推行物业化管理模式,管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纵深: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楼院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造提升。街道办建管科利用区级财政资金,对观海二路10号等4处居民楼院进行了整治。为山西路11号等15处居民楼院解决了公厕堵塞、管道破裂等问题,为黄岛路88号等36个居民楼院安装、维修了铁艺门、扶手,为北京路66号等5个居民楼院维修了楼道感应灯,为肥城路25号等10个楼院安装了楼道塑钢窗。
在2016年创城大潮中,街道开展了多次市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150余个居民楼院乱堆乱放进行了清理,消除卫生死角330余处,清理小广告13000余处。而为了让居民生活环境更加优质,还加强了楼院绿化管理,对湖北路1号甲等12个楼院的树木进行修剪清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劈柴院篇
街区新面貌,整治成常态 镜头:“国庆假期算劈柴院商户的‘财神节’了,我们要做好安全经营。”2016年9月30日中午,劈柴院内一家美食店店主康先生说道。据悉,国庆节期间,劈柴院文化街区管理服务中心安排物业人员为每家街区商户都发放了灭火器,并邀请专业人员为商户们演示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将有500个灭火器上岗护卫街区安全。
纵深:2016年劈柴院街区在节庆期间重点做好安全维稳工作,多次组织公安、消防、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商户露天使用煤气罐、占道经营等消防和安全问题以及经营秩序问题开展30余次专项整治,整治工作进入常态化。推行物业化保洁管理,旅游旺季实施24小时轮班值日,营造洁净景区环境。
此外,劈柴院街区还加强了硬件提升和改善。截至目前,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已经对江宁路17号院、江宁路33号院闲置房屋进行综合整治,对江宁路2号院等多处漏雨房屋进行维修,对天津路5号院等房屋木质楼梯进行整修。实施劈柴院公共卫生间升级改造,增设残疾人专用座、母婴哺乳室等设施,通过青岛市AAA级厕所评定,每年增拨管理经费,并纳入市南区市政统一管理、统一维护。推进管理提升,利用青岛(劈柴院)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咨询服务。
>>>>党建篇
服务有品牌,以上率下学 镜头:“‘两学一做’内容是啥?”“四个意识指的啥?”……2016年12月9日,泰安路社区开展了“两学一做”知识抢答赛。现场,党员们摩拳擦掌,全力备战,充分展示了党员们的良好精神面貌。通过抢答赛也加深了党员学习积极性,推进社区“两学一做”学习九州体育活动的开展。
纵深:街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九州体育活动,结合建党95周年节点开展精品党课展评活动,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举行知识竞赛、设立专题学习日、观看宣传片、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引导管区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第一书记”还为机关、社区党员上专题党课。
同时,依托“帮到家”党建服务品牌,街道在6个社区建立“帮到家”便民服务站,党员志愿者可以为管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居家服务,如清理卫生、修理家电等。加强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九州体育培训,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以街道办事处名义签订合同、协议的归口管理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制定了街道项目采购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工程和服务类项目规范化实施。同时多次策划党建活动。举行了党员送温暖、学雷锋志愿服务、七一建党95周年等主题活动,提高了居民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