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公车拿车补"也是一种积极响应

2015-11-04 10:31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吴龙贵

  日前,记者从湖北省车改办获悉,在参与车改的100余家省级党政机关中,有20家单位的正厅级“一把手”主动放弃公车,参与车改拿车补,补贴标准为每月1690元。目前,参与车改的公务人员已经开始领取每月车补。这些自愿放弃公车的“一把手”来自省文史馆、省社会主义学院等20家单位。(11月3日《楚天金报》)

  各地公车改革基本都采用渐进式改革,这一方面是出于现实考量,比如较高级别的官员可能确有保留专车之必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为政策一刀切而带来的改革阻力和压力。这并非不可理解,但还是引发了一些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公车改革不上厅官,究竟是工作需要,还是因为特权?按这样的逻辑,湖北20名厅官自愿放弃公车改拿车补,倒是给出了十分积极的回应,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愿意享受“特权”。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20名厅官“放弃专业拿车补”,也是基于经济理性。从这20名厅官所来自单位的名称看,这些单位使用公车的机会并不高。与其配一辆用不了几次的专车,倒不如每月拿车补来得实惠。用理性而宽容的目光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通常来说,一辆专车的使用成本,比如聘请专职司机、油费和维护费,要远远高于1690元的车补。而公车改革的根本宗旨,不就是为了降低公务出行费用吗?

  厅官“放弃公车改拿车补”,真正的价值在于提醒,公车改革还可以更精细化、更科学一些,仍有很大的改良空间。改革当然要一步步来,尤其是触及太多人利益的公车改革,更不必苛求一步到位。从之前的公车泛滥,每年财政支出达1500亿元,到如今的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当然也要看到,公车改革不能满足于现状,满足于“比过去好一点”,而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努力实现财政理性和公平正义。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