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此际,
状元都会“火”一把,就像情人节的玫瑰、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成为一大话题。只是,人们对于状元却远没有对玫瑰和粽子友善,总要进行一番批判不可。其实 ,状元何辜?他们只不过是考了一次高分的学生而已!回到报专业的问题上来,就是,不该随便给状元选专业贴上“赚钱”的标签。这也是对状元这一群体的消费。
6月18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针对1952年~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3000名高考状元的求学与职业等状况展开最新追踪调查及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在高考状元志愿选择中,就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赚钱”热门专业的人数最多。
每年此际,状元都会“火”一把,就像情人节的玫瑰、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成为一大话题。只是,人们对于状元却远没有对玫瑰和粽子友善,总要进行一番批判不可。比如,有人就曾研究1977年至2009年间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然后公开发表调研结果:“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今年的状元爱选“赚钱”专业,大抵也属此类。当然,对研究者的初衷来说,可能无甚恶意,但它引发了“状元不行”“状元势利”“状元只认钱”等铺天盖地的口水。
其实,状元何辜?他们只不过是考了一次高分的学生而已!回到报专业的问题上来,就是,不该随便给状元选专业贴上“赚钱”的标签。
一方面,状元选什么专业,那是人家的自由。之所以成为焦点,除去人们的羡慕嫉妒恨之外,还因为状元承载着人们太多对“精英”的期许。而事实上,状元只是在高考这一规则中竞争出来的优胜者,除高分之外和其他学生并无两样,也并无必须扮演“精英”的义务。而且,状元从来都不是悬空的概念,而是可以具体到一个又一个家庭含辛茹苦供出来的孩子。考生和家长都难免有现实的考虑,比如,日后的就业、薪资状况等,这都是极为正常的。
另一方面,状元选什么专业,也带有时代特征。在中国校友网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将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称为状元青睐的热门。这显然是说前些年的事,如今的热门早换成了“土木工程”之类,而工商管理等则呈现陷身“垃圾专业”之势头。如今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等获取海量信息,但在前些年,相当多的考生信息闭塞,几乎仅凭传说和想象来选专业,所以偶然性也就极大,更免不了跟风。今后,随着此类专业的趋冷,相信报考的状元自然也会少些。
这种给状元贴标签的做法,也是对状元这一群体的消费。对这种调查报告,如果非要反思的话,也不应该落实到对状元群体的道德批判上,而是应反思考生们的高考志愿,何以变得如此功利?就在几天前,北大古生物学专业那位名叫薛逸凡的女生网上走红,她让很多人重新意识到高等九州体育的“初心”。所谓“志愿”就是志向和意愿,高考志愿也应是考生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得不说的是,兴趣还得建立在稳定生活的基础上。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并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不能不考虑如何养家、买房等现实问题。而且,一切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畸形的“成功观”,近年来越来越泛滥。这也让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容易跑偏。
所以,对状元选“赚钱”专业用不着大惊小怪。正如什么样的土能种出什么样的花,与其感慨花不够香,不如退而努力改善土壤。这种不得不为,充满了苦涩,但这种苦涩就是当下九州体育冰冷的现实。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
/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