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让人揪心的日子。包括154名中国公民在内的239条生命生死未卜,种种扑朔迷离跌宕起伏。4月8日,
马航客机失联将满一个月,客机黑匣子电池失效期限迫近。然而,为了生命的守望,我们仍不放弃。澳大利亚
搜寻马航370航班联合协调中心7日宣布 ,澳海军“海洋之盾”号补给舰在过去24小时内两次探测到水下
脉冲信号,特征与黑匣子信号相符。之前中国“海巡01”轮也曾两次探测到信号。“海巡01”轮和“海洋之盾”号的搜寻区域均在第7次卫星“握手”的弧线上。这可能是马航搜寻行动展开以来“最有希望的线索”。
失联一个月不抛弃不放弃 ●3月8日
H370航班于00:42从吉隆坡起飞,40分钟后,01:20失去通讯联络,同时失去雷达信号。包括154名中国公民在内的239条生命生死未卜。10时40分,“南海救115”船奉命启航,成为第一艘前往搜救的中国船只。
●3月9日
马来西亚官方表示,雷达显示失联航班消失前曾返航。
●3月11日
马内政部称利用失窃护照登机者为两名伊朗人。他们本来打算移民或偷渡至欧洲,与恐怖袭击无关。
●3月12日
马军方称军用雷达曾发现不明物体向西飞行航迹,中国卫星在马航失联客机疑似失事海域发现漂浮物。
●3月14日
马方证实可能有飞机飞越马六甲海峡,搜救范围扩大到印度洋和安达曼群岛。
●3月15日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称,曾收到失联客机信号。马方公布最新信息:航班上的通讯系统曾被人为关闭;最后一次收到航班信号是吉隆坡当地时间8时11分;飞行路线有过更改。
最新确定的时间与最初公布的差了将近6小时。
●3月20日
搜救方向再次改变。澳大利亚公布的卫星照片显示,在南印度洋发现疑似失联客机碎片。
中国海军迅速调整搜救计划,组织舰艇涉过3000多海里的漫长距离,赶赴南印度洋。
●3月24日
马方宣布,马航MH370航班“终结”于澳大利亚珀斯西部的南印度洋海域,是依据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我外交部发表声明,要求马方进一步提供得出这一结论的所有信息和证据,并表示中方的搜寻工作继续进行。
●3月25日
中国两架伊尔-76运输机24日抵达澳大利亚 ,并在南印度洋发现白色方形漂浮物,中国雪龙号第一时间改变航线前往目击区域,但未发现疑似碎片。
●4月4日
在东经101度、南纬25度附近海域。一段脉冲信号突然出现在“海巡01”轮的黑匣子搜寻仪中。5日脉冲信号再度出现——长约1分30秒,37.5千赫兹,每秒一次。同时,澳大利亚“海盾”号也监测到脉冲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