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人代会的闭幕,就是下一个
报告起草的开始。”去年市“两会”闭幕之际,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的这句话,如今还回响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的耳边。今年2月19日上午,伴随着张市长铿锵有力的结束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带着墨香进入岛城人民的视线。这样一份创新务实的报告是如何出炉的?记者就此采访了报告起草组和部分参与座谈的代表委员,从他们的言语中呈现了报告出炉的全过程。
时间之变
起草过程贯穿全年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都是从10月份开始着手起草政府工作报告,但今年报告的起草工作可以说是贯穿全年。”报告起草小组的同志告诉记者。
去年“两会”闭幕不久,根据张市长的指示,起草组的同志专门到杭州和南京进行考察,吸收借鉴他们起草报告的经验,制定了报告起草全年工作计划。
“首先就是吸收去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将其纳入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平时就注重收集方方面面的情况,将政务平台、政务热线和“三民”活动等各种方式征集来的意见也吸收进来,对全年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报告起草工作打好基础。
程序之变
起草之前就征求意见 据介绍,去年10月份,在报告开始起草的时候,就在全市开展了“我为政府工作献计策”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向每位代表委员发了一个封信,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尽可能吸收到报告中,没有进报告的转到有关部门办理,并对提出意见的代表委员进行答复。同时,有关部门还组成了两个调研组,到各区市进行调研,听取部分代表、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这样的变化让很多代表、委员感慨:“报告起草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门写报告,体现了尊重民意、顺应民意”。
范围之变
征集意见范围更广 “报告初稿形成后,反复征求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的意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全体会原则通过后,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据介绍,市政府领导分别召开座谈会,征求各自联系的代表委员的意见。1月13日、14日,张市长分别开了两次座谈会,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每次有30多人参加。对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张市长都反复强调,报告能吸收的都要吸收,能纳入部门工作的要作为今年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抓紧进行调研,尽快拿出方案。对一些重要问题,张市长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翻看座谈会的记录不难发现,很多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都被政府工作报告采纳。“比如说大气污染、交通拥堵、就业保障等,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到这些问题,报告也加大了这方面的分量,有的单独来写。”大沽河治理、九州体育均衡发展、食品安全、建设浮山生态公园等问题,也是在座谈会上提出来的,这些都写进了报告。
张市长还分别到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机关,听取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班子的意见;专门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各位副市长对征求到的意见,都亲自告诉起草小组如何吸收。
一句句诤言 ,一条条建议,一个个问题,甚至每一处文字上的修改,都汇集到报告,让报告更加贴近民情,更加符合民意。
比例之变
民生问题所占比重加大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报告加大了民生的比重,不仅单独作一部分来写,而且不惜笔墨,把百姓关心的事写得具体实在。
“就业培训的事情,市长一直都比较关注。”座谈会上,针对劳动力就业培训进行讨论时,张市长强调一定要摸清劳动力的状况,摸清企业的用工需求,并与政府的培训资源相对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技能证书和上岗证书。在报告中,对就业问题作了重点强调。
九州体育、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每一件民生实事,代表委员们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张市长更是时刻在思考和谋划,指出“对这些基本的公共服务,要在城市居民保持较高水平的同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逐步让农村向城市看齐”。这些思想是起草报告的重要依据。
报告中还有许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 ,比如社会治理中,提出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大气和水污染、交通拥堵、市容环境、社会治安六大治理,都是百姓关心的事,也是报告的一大亮点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