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大院将变民居陈列馆 棚户区生活风貌免费看

2014-02-20 08:26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崂山大院全景。



  

▲ 崂山大院民居陈列馆规划图。(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供图)



  2月19日,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石建民向记者透露,在不久的将来,位于海信立交桥附近的崂山大院,将会被改造成民居陈列馆,原汁原味地保留老青岛棚户区的生活风貌。崂山大院曾经是青岛著名的棚户区,在青岛市推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在市民的呼吁下,这个地方被作为青岛的城市记忆保存下来。据悉,目前青岛市文广新局已经在开展前期工作,建设方案已经初步形成,未来民居陈列馆将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基本展览(陈列)区、民间工艺展演区和风俗小栈功能区。

   

  繁华高楼之下暗藏老院子

  在海信立交桥附近,高楼的掩映之下,有几座破旧的平房。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崂山大院,上世纪末,在青岛市进行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的时候,这里是特许被留下来的一处棚户区。在青岛知名摄影师吴正中看来,这里是老青岛住房记忆的留存。上世纪末,他曾经拍摄过许多关于崂山大院的照片,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踏进崂山大院,记者看见几间老平房挨在一起,四面组成一个小院子,像是老北京的四合院。院子的一面墙上还开着一扇门,迈进去,又是另外的一些老平房。一个小院里只有一间厕所,分不清男厕和女厕,这是当年几百人共用的唯一一间厕所。

  不少巷道非常狭窄,目测也就2米左右,两侧的房门错落着,木质的房门已经裂开,窗棂上的蓝色油漆已经龟裂、脱落,墙面也破旧不堪,许多水泥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用红砖垒成的墙。有些窗户与窗户之间,还拴着当年晾衣服的绳子,有的房门口,还扔着一些破旧的柜子、衣物,甚至舞狮子用的道具狮子头。

  现在的崂山大院已经被一排栅栏围了起来,在一个锈迹斑驳的红色大铁门旁,用红色的颜料书写着“延安路186号”,而大铁门上 ,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上个世纪末,这里的人们陆续搬迁到了浮山后等地,只有老房子还留在这里。

  “怕有些人进来,破坏了这里的房屋和风貌。”五十岁的看门人丁春明和妻子姜华已经在这里看守了好多年,他每天早上 7点多把门打开,天黑了再把门锁上。崂山大院里,平时很少有人来,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来一回人。来的人也几乎都是些以前住在这儿的人,回来看看当年的老房子。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