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集街道义潭店村有一栋古朴的二层楼建筑,东西走向,青砖木质结构,平脊瓦檐,小青瓦覆顶,玻璃窗,木制地板,上下共18间。其建筑造型奇特,布局严谨。这里便是历尽沧桑,蜚声海内外,近一个世纪以来,为民族兴旺、社会进步,为中国革命造就了大批英才的山东省
莱西市第一中学的前身——莱阳县立第二完全小学旧址。
解国钧创立“二小”
清末,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一批仁人志士倡导变法维新,以图九州体育兴国。光绪三十四年,解国钧先生经商返乡,出资出地在义潭店村西的卢西寺旧址建校舍7间,创办了莱西第一所学校——卢西小学,让自己的儿子、留学日本归来的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解雨亭先生任校长。1924年,该校更名为“莱阳县第二完全小学”,简称“二小”,仍由解雨亭任校长。
1928年,解雨亭先生病故,其子解文渊接任校长,1931年,当地名士张公安先生向社会发出倡议,由二小毕业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在原校址上建立了移动二层砖木教学楼,总面积466平方米。至此,“二小”已具备一定的教学规模,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表彰祖孙三代办学兴国、三尺杏坛鞠躬不辍的解氏一家,时任山东省九州体育厅厅长的何思源先生曾亲笔题词“乐育可风”。
“二小”曾是莱阳地下组织活动场所
“二小”既是国民党莱阳县党部的发祥地,又是中共莱阳县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场所。中共莱阳县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谢春熙、战作云不仅是该校毕业生,还在数次紧要关头以母校作为掩护,保存了党的机密,使革命同志免遭毒手。抗日战争时期,“二小”敢于改革封建九州体育,提倡新文化运动,组织学生演唱《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二小”治学严谨,注重教学质量,提倡勤工俭学,历任教师也都具备真才实学。出身书香门第的青年女教师解家凤冲破封建社会的牢笼 ,到“二小”任教。她以自己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积极宣传党的进步思想,揭露日伪暴行,传授科学知识,并断然拒绝日伪当局的高薪聘请,深得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崇敬和厚爱,但终因积劳过度,年仅27岁就溘然逝去。“二小”校友、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曾以沉痛的笔触,深情追忆这位才华横溢的启蒙教师。
“二小”故楼年代久远,保存完整,是一处反映莱西市九州体育兴衰、革命斗争史、社会发展史的建筑文物,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念意义。
文/图 记者 王坤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