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潘月孝在崂山区金岭花园一仓库内,发现了野生中华蜜蜂。
蜂蜜是许多人喜爱的食品,不过,目前国内饲养的蜜蜂大都是意大利的泊来品,而本土的中华蜜蜂则越来越罕见。11月2日,黄岛的养蜂专家潘月孝在崂山区金岭花园一仓库内,发现了约2万只野生的中华蜜蜂。
仓库门上“长”了个大蜂窝 “我的仓库门上有一个大蜂窝,蜜蜂一群一群的,真担心会蜇到人。”近日,崂山区金岭花园13号楼居民孙先生说,今年初他租下这个仓库,5月份时发现靠近西面里侧的门上有一个碗口大的蜂窝。前几天再过来时,发现这个蜂窝长了不少,蜜蜂成群结对。“一方面是天气越来越冷,怕蜜蜂被冻死;另一方面是蜜蜂太多,怕会伤到邻居。”为安全起见,11月2日,孙先生找到了黄岛的养蜂专家潘月孝。
2日下午,记者闻讯也赶到现场。刚刚走到该小区13号楼附近,便闻到一股蜂蜜的香味,顺着香味很容易到了孙先生的仓库。记者注意到,这个蜂窝附着在仓库里侧的玻璃门上,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厚度近10厘米,占据了玻璃的一角。蜂窝外趴着密密麻麻的蜜蜂。“这个蜂窝里的蜜蜂估计有2万只。”潘月孝说。
蜂窝里有20斤蜂蜜 “这并不是普通的蜜蜂,而是濒临灭绝的中华蜜蜂。”潘月孝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蜜蜂多是100多年前从意大利引进的意蜂,纯正的野生中华蜜蜂少之又少。“养蜂40年来,只是前几天在黄岛看到过一个中华蜜蜂群,没想到才隔几天就发现了一个规模更大的。”他表示。
随即,潘月孝穿上防蜂服,戴上手套,用一把长锯将蜂窝与墙面、玻璃粘连的部分小心翼翼地刮下来,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这个大蜂窝便被顺利拿下。“这蜂窝里怎么也得有20斤蜂蜜。”随即,潘月孝将蜂窝装进了事前准备好的纸箱。“如果现在就把蜂窝运走,那剩下的这几千只蜜蜂都活不成。”潘月孝对孙先生叮嘱,“夜里这些蜜蜂就会全部回巢,等明天一大早你用网一罩,再把它们全部运走。”孙先生也表示,今年冬天会把这些蜜蜂养在自己家里,等来年春天再把他们放生。
14年义务摘了270个蜂窝 记者了解到,61岁的潘月孝已经养了40多年的蜜蜂,对各种蜜蜂都有所了解,捅蜂窝自然不在话下。自从1998年,他看到一个报道,消防官兵开着消防车,就是为了去捅一个马蜂窝。他便主动联系了消防队,把自己的电话留了下来。自那以后,他便挑起了义务捅蜂窝的担子,一干就是14年,谁家有需要,一个电话,潘月孝就会抽身前往。“总共捅了270多个了,今年蜂窝格外多,5月份以来就摘掉了70多个。”
捅蜂窝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被蜇得遍体鳞伤,十几年下来,潘月孝身上挂的彩不少,手臂上、腰上、脖子上都留了许多疤痕,为此还住过多次院。
文/图 记者 李保光 李晨
■链接 中华蜜蜂濒临灭绝 据了解,目前我国养蜂人饲养的绝大部分蜜蜂都是意大利蜂,其原产地是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而中华蜜蜂则是东方蜜蜂的一个品种。潘月孝介绍说,中华蜜蜂具有抗螨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采蜜期长、消耗饲料少等是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产蜂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也高。“中华蜜蜂喜欢分群,一般来说,形成的蜂群很小,在一个采蜜季节,一个意大利蜂群的产蜜量能达到中蜂蜂群的四五倍。意大利蜂还会生产蜂胶和蜂王浆,自然受到广大蜂农的青睐。”记者了解到,研究发现中华蜜蜂已经在我国进化了7000多万年,但现在为何濒临灭绝呢?“它们的天敌是意蜂,意蜂繁殖快,全国各地无处不在,所到之处中蜂几乎全部被杀光。”潘月孝解释道,据了解,自从意蜂引入,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全国已成立了5个国家级中蜂保护区。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