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的“18号文”,到随后的“国八条”、“国六条”、“国四条”、“国十条”、“新国八条”,再到最新出炉的“国五条”及其细则……10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9次专题研究
房地产市场
调控。然而,10年持续调控,房价一路走高。(本报3月3日A9版报道)
有必要对过去10年的调控做一次全面总结,吸取教训,为今后楼市科学调控寻找出路。首先需要反思中国房地产的定位。回顾这10年不难发现,房地产定位并不清晰。2003年“18号文”明确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此后房价进入长期上涨,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度市场化、保障不足的局面。2007年,我国房地产才开始由“经济支柱”向民生保障倾斜。如果房地产定位始终很清晰,市场化和保障化同时推进,或许不会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
其次,行政调控虽然灵活但不持久,很难真正影响市场预期。要想影响市场预期,必须完善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以长效手段让市场稳定发展。然而,楼市宏观调控这10年,房地产法律法规建设却相对滞后,如住宅保障法至今未出台 、土地法迟迟未修订。再者,就行政调控本身而言,每轮调控的政策力度和执行力度与公众期待多少有差距。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既不见与政绩考核挂钩,也不见严厉问责。冯海宁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今日房产热点 10年9次房地产专题调控 房价为何“屡调屡高” 新政搅热二手房市场 警惕交易成本转嫁购房者 投资1.4亿元 平度七区域今年进行供热改造 20%个税青岛暂未跟进 二手房本周或迎来过户潮 今年首批经适房项目初步确定 最好位置在市北CBD 宗庆后:关注"城市贫民" 阶梯式供房满足刚需 市北今年启动11个危旧房片区改造 涉1.6万户居民 1月新房市场遭遇“春劫” 成交量不足1月一半 怕恰好遇上新政生效 房屋买卖补签“分税协议” [编辑: 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