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宁2月24日讯(记者 马辉) 24日是传统的元宵节,可当遇上“
开学前季”,除了元宵等传统食品热卖外,传统节日有些难敌开学经济的风头。令人堪忧的是,很多学生在消费时更是大手大脚。
24日,记者走访济宁城区的一些超市和商场了解到,针对开学的
促销活动已持续了几天,基本跟元宵节促销同步,但是相比而言,开学经济的噱头更被商家所追捧。
在太白楼路某商场,不少
学生模样的顾客正在家长的陪伴下选购服饰。虽然不少品牌都有促销活动,但是高昂的标价,还是让许多家长看得心惊肉跳。“一双鞋子,动辄就六七百元,儿子班里同学都穿阿迪和耐克,国产鞋他现在是看都不看。”一位
学生家长说。
除了添置装备,不少学生还忙着约一些同学出来看电影、唱歌、吃饭。记者在与一些学生交谈时了解到,在寒假里,他们都会与同学相约出来聚会,而聚会的项目无非也就是吃饭和唱歌。“一般都是AA制,出来玩半天也得花个一两百块钱,如果你不参与,下次人家就不把你当成朋友了。”今年上初三的学生小陈告诉记者。
在济宁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家长赵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出门就打的,吃饭、选衣服都看重品牌,还没学会怎么挣钱,却学会怎么花钱了。采访中,很多家长对孩子消费观表示担忧。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长姚洪运认为,社会和家长对待开学经济应保持理性认识,“学校、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剔除侵入孩子心灵的阴暗面和不良风气,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