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琥 作
儿童节那天,重庆市沙区一小学张灯结彩庆六一,一些学生家长来学校参加庆祝活动。但来的家长必须到签到处交上礼金,100元到数百元不等。(6月2日《重庆晚报》)
家长为什么要给学校送礼?因为家长已经接到了学校的“红色罚款单”,他们都是“自愿”送礼的。
其实,这样的“自愿”已经见怪不怪了。那些违反农民负担政策的乱摊派,是农民“自愿”捐款的;职工工资表上被扣去的工资,也是“自愿”捐献的。孩子一旦上学,你就得不停地“自愿”起来:“自愿”交捐款,“自愿”购买学校采购的教辅材料、生活用品,到了六一,自然不能忘了还要“自愿”一回。能不能不“自愿”呢?送礼的家长虽然背后气壮如牛,大骂“变相敛财”,可还得乖乖地交钱。他们心里明白:“别人都送,你不送孩子以后日子不好过。”
报道中说,这所小学逢六一就强迫家长送礼,已经搞了两年。有关部门也表示将调查该学校。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刹住“自愿”收费的歪风。如果在公示的“一费制”之外,再来个“自愿”,那“一费制”也就形同虚设了。 殷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