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10分钟看好一岗位
来自安丘的士兵朱楼楼在招聘会开场不到10分钟就看好了一个岗位,是由一家酒店提供的工程技工岗位,意向薪资是每月3000元。“我在部队上学的就是营房的管道维修专业,对这个岗位还比较了解,觉得应该能够胜任。”他说自己来部队8年,学习维修的时间就有5年,所以自己对这个岗位比较看好。“等过会儿我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如果他们同意,企业也同意要我,我就去这家企业了。”他说。
团市委副书记殷世逸说,当前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退伍士兵的安置渠道也呈现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这次活动是拓宽退役士兵就业渠道、帮助退役士兵顺利就业的新举措。武警战士服役期间,为和谐青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退役后同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做好部队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要政治任务。”
企业瞅准部队藏龙卧虎
“其实部队里的人才素质都很高,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我们来招聘,不能只看到他们身体素质好只招来当保安,他们中还有很多人才可以好好挖掘。”宏程粤海酒店人事专员王帅说,他们就很看好在部队上一些有专业技能或会英语的人才,希望吸引他们到酒店中服务。
据了解,之前本报曾刊登过热线电话为此次活动召集企业,给退伍士兵送岗位,负责组织企业的团市委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也动用手头资源多方联系,最终根据退伍士兵的需求确定了将这首批50多家企业1000多个岗位送到军营,其中不乏国有企业和大型服务业企业,他们都是瞅准了部队上优秀的人才而来。
今年23岁的郑凯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即将退伍士兵。来自枣庄的郑凯出生在中医世家,在家里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了很多有关中医方面的知识,并且他还在入伍前两年开始跟随长辈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入伍时已经练成了精湛的推拿技艺,经常为战友服务,“我在腰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方面还是很有把握的。”
“我们这些即将退伍的士兵的确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有一些还是大学生。”武警青岛支队政治处干事李鹏说,这次活动为退伍士兵提供了一个解决后顾之忧的机会,青岛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机会肯定也要多一些,对于这些外地的士兵来说,留下的发展空间更大。
站岗不能来战友帮找岗位
在现场不仅有为自己找工作的士兵,还有为别人找工作搜集信息的,武警青岛支队某中队指导员张开琳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为手下即将退伍的士兵来收集岗位信息的。
“我们中队今天来了8名即将退伍士兵,还有两名士兵因为需要站岗值勤坚守岗位不能来现场。但这次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不能让他们错过。”张开琳说。
只见张开琳挨个招聘企业咨询,先听对方介绍岗位情况,觉得靠谱的就会要一些宣传材料,带回去给没来的士兵参考。不到1小时的时间,他手里已经拿到了十多份公司的宣传材料。
当日下午,记者再次联系到已经回到中队的张开琳,“岗位信息材料我已经给他们看过了,一起去的那几名士兵没想好选哪个岗位的,也让他们看,找工作毕竟是他们的人生大事,信息要慢慢看,必须要考虑好。”张开琳说。
当日很多士兵都是像张开琳和他的战友一样从郊区赶来的,“他们有些驻守在海岛上,几个人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跟外面世界接触少,找工作的机会也少。我们就是想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团市委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郭强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