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随手扔装修任意砸 居民迁新居难改旧习惯

2011-11-14 00:02   来源: 九州体育-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曾经破旧脏乱的村庄变成整齐的高楼,泥泞的小路变成宽广的马路,小区里有花园……“两改”改善居住环境,给居民带来实惠。通过大力推进“两改”工程,青岛这座城市正在展露新颜。不过,回迁居民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步跟进了吗?近日,李沧区2009年10月份实现回迁的安置小区绿城百合花园被誉为山东省最好的城中村改造安置区。记者来到这里,与居民相处四日,了解了回迁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以前的苦日子盖平房花光了积蓄

    (背景:2009年10月29日,李沧区候家庄、麦坡 、佛耳崖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开始回迁。本次回迁安置房建筑面积 41.7万平方米,一共96个楼座,1633户居民搬进小区住上新房。)

    10月7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上午8时记者走进百合花园,安静的小区 ,绿化得很好。小区里不少出门遛弯的人,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马扎上围在一起,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家常,孩子们在嬉闹,小区里充满了欢笑声。

    王修仁,52岁,李沧区九水路街道麦坡社区的老居民。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了,王修仁觉得挺满足的,他住着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小区 ,拆迁时吃的苦值了。以前家里是个什么样子?王修仁说,以前家里就是普通的平房,老房子很破旧,早就不适合住人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他盖了四间小平房,是很普通的那种瓦房。“老村子就是那个样,排污沟都是露天的,垃圾乱堆,臭臭的。”

    对于拆迁,王修仁一家是绝对支持的。今年54岁的妻子陈相莲说,以前能住上楼房是想都没敢想的事情。“以前家里就是靠种地来赚点钱,农闲的时候孩他爸出去打点零工,我身体不好,干不了太多。”陈相莲说,家里盖四间屋子的时候把积蓄都花光了,根本没钱买楼房,最愁的就是给儿子娶媳妇的事,“当时就跟儿子说,楼房咱买不起,等你娶媳妇,就把东边两间腾出来,你们住两间,我和你爸住两间。”

    租住车库熬来新房

    拆迁是从2006年开始的,回迁则是在2009年10月份。三年的过渡期,让王修仁一家过得异常艰苦。虽然政府有足额拆迁补贴,可陈相莲说,儿子将来还得娶媳妇,赚来的钱能省点就尽量省点,于是一家人租了一间车库,就在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足足过了三年。

    “那三年真是挺苦的,车库里冷,北风直往里吹,里面很潮湿,又没什么阳光,孩子整天喊冷,冬天手上都长冻疮了。”一到冬天,王修仁就拉来一车煤堆在门口,生上炉子,还能暖和一点。虽然冷,不过为了一个月只花400元租金,就这么一直挨着。

    当时住在车库还有一个原因,王修仁说,当时车库边上还有一小块空地,自己当时在李沧区当环卫工,在家里老伴和儿子可以利用这一小片地,种点蔬菜,这样还能省些费用。“当时真是天天盼着新楼能盖好,盼了三年,终于住进来了。”

    虽然当时只有一个平房,可王修仁后来分到两套新房,每个都是八九十平方米。“这样的新房,我们累死累活干一辈子也买不了一套,如今一套旧房换了两套新房,不仅我们住进了楼房,以后儿子娶媳妇也不用愁买房的事了。”陈相莲说,对于分到的房子,老两口心里早有了打算,“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住一套,另一套租出去每月还可以挣点钱,等过几年儿子娶媳妇,就把另一套装修给儿子儿媳住。”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