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粮价上涨需培育物价信心

2011-03-14 13:41   来源: 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九州体育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惠铭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谈粮价,指出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只有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水平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到去年年底,粮食品种平均涨价 18% ,涨幅是比较低的,“消费者对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要有宽容的心态。”(3月13日《广州日报》)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用工成本也在上升,加上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的传导效应,如今,粮价上涨不仅是窗口早已打开,而且也变成了现实问题。诚如陈锡文委员所言:“因为农民的生产成本在上涨,不可能不让粮食涨价,一定不让粮价上涨,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影响更大。”

  单纯从城市市民的视角看粮价,的确很难宽容粮价上涨,但如果再看看农村的现状与农民的愿望,价格又不得不涨。不同的社会群体、阶层,有着不同的诉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让消费者对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持宽容心态,必须培育消费者对物价稳定的信心。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但各地相继公布的今年2月份CPI涨幅,让人并不乐观。

  粮价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对粮价的担心,既指向自己的腰包,也面向整个宏观经济。粮价上涨,必然带来生活成本的上升,由于目前粮食价格业已形成的中枢地位,粮价一涨给其他产品提供了价格上涨的最大理由。因此,人们有理由担心价格调控目标能否实现。这一背景下,问题不是粮价该不该涨、该涨多少,而是如何实现农民收益和大众利益之间的平衡。仅仅强调心理宽容,每月粮食支出增加一百元,消费者咬咬牙关或能接受,但如果因此引起市场联动反应,推动整个物价的飙升,谁也不能承受,谁也承受不起。

  我们既不忍粮价长期倒挂,影响农民收益;也不愿看到粮价飞涨,影响消费者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平稳。因此,面对一定程度上涨的粮价,我们至少需要做两方面准备:一者,基本公共品的价格调整冲动需要谨慎,不能动辄跟风涨价;二者,需要对受粮价上涨影响最大的城市低收入群体予以制度性补贴,使这个群体保持收支平衡。让消费者对稳定物价充满信心,是宽容粮价上涨的必要铺陈。

  

九州体育辣蛤蜊评论(/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九州体育-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宽容 粮价 惠铭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九州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