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岸线仅15米!全省首个邮轮直供公用型保税仓库在青开仓运营
9月14日下午,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青岛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开仓运营仪式举行。这是青岛邮轮母港在完善邮轮产业配套、提升综合服务能级方面的崭新举措,更为山东港口打造集邮轮物资采购、储备、配送、管理于一体的国际航运补给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东北亚邮轮船供中心注入新动能。
从仓储区转运至邮轮舷侧口仅需20分钟
仪式现场,青岛市政府口岸办、市交通运输局、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等主管部门,与青岛大港海关、青岛海事局大港海事处、青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等口岸单位共同出席,联合为保税仓库揭牌,见证青岛邮轮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当天,在青岛大港海关的监管指导下,在中免集团、爱达邮轮、青岛外代等企业紧密协作下,共计11035条由香港运至青岛的保税香烟高效供应至“爱达·地中海”号邮轮,标志着保税仓库顺利完成首单保税供船业务,仓库实务操作能力全面就绪并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
作为山东省首个邮轮直供公用型保税仓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距离岸线最近、供船最便利的邮轮直供保税仓库,青岛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区位、效率、服务”三大维度。
极致近岸优势。仓库地处青岛邮轮母港核心位置,距岸线仅约15米,紧邻邮轮专用泊位,通过专属货运通道与码头装卸区无缝衔接,物资从仓储区转运至邮轮舷侧口仅需20分钟内,较传统陆运模式效率提升80%以上,真正实现“物资快进快出”。
全链条保税服务。仓库在青岛海关及其所属的青岛大港海关悉心指导下完成建设。严格遵循海关保税监管标准,可为往来邮轮及运营企业提供“一站式”保税物流服务,覆盖生活物资、餐饮原料、船舶备件、免税商品等全品类需求,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降低资金占用压力。
定制化作业设计。青岛国际邮轮有限公司负责人傅连军介绍,仓库建设深度融合码头作业特性与保税仓储需求,通过“仓储-转运-供船”全流程衔接优化,为邮轮快速周转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口岸邮轮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
单航次供应成本降低约70%
为推动保税仓库高效运营,青岛海关及所属青岛大港海关以“创新监管、优化流程、全天候保障”为核心,推出多项硬核举措。
智慧化监管。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对保税货物实施“链式管理+实时核注”,实现“底账清晰、风险可控、流通高效”,精准追踪每一批货物流向与状态,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便利化通关。推行“提前申报、船边直提、到仓查验”模式,让邮轮物资“即到、即验、即放”;更创新“进境预申报+码头直提”机制,允许邮轮提前48小时在线提交补给清单,系统自动生成最优备货方案,结合潮汐时间与靠泊计划,实现“船到即供、供完即离”。
大幅降本增效。青岛大港海关副关长贠军锋表示,通过系列举措,单航次邮轮物资供应成本降低约70%,大幅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显著缩短供应时间,提升青岛邮轮母港的综合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月,青岛邮轮母港成绩单亮眼。在青岛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海关、海事、边检、港航公安等口岸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接待邮轮28航次,出入境旅客5.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3.3%、65.6%。在此期间,更先后实现四项新突破: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离沪首泊、五星红旗邮轮“招商伊敦”号首航、访问港邮轮“过夜”停泊、“双邮轮同靠”作业,彰显了山东港口邮轮产业的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态势。
未来,山东港口邮轮发展集团将吸引更多国际邮轮停靠,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为中国邮轮产业复苏与创新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本”,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通讯员 鲁罡欣)
- 2025年度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9月15日起报名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15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 新增一个带薪假,山东人也可以休!有地方最长可休15天!
- 半岛叨叨丨15分钟就能灼伤,幼儿误吞造成终身残疾!家里这种“小圆片”千万要收好
- 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范福生一审获刑15年半
- 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占比91%以上,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
- 铁路+港口!240名旅客乘火车来青开启邮轮之旅
- 我国已发布人工智能国家标准30项 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正在研制
- 工信部: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 “国际邮轮+”打开海洋文旅新空间丨走在前 挑大梁·海上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