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当时评丨不能用健康为畸形“减肥生态”买单
评论员 张静宁
司美格鲁肽被滥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近两年,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注射剂在很多社交平台被私下转卖,作为减肥药使用。最近,更是爆出“100斤女生滥用司美格鲁肽出现酮症”的病例。用处方药来减不必要的“肥”,听起来有违常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它作为“减肥捷径”。实际上,健康人群对司美格鲁肽的滥用,背后隐藏着一个链条式的“减肥生态”。
用处方药来减肥并不是社交平台上的一时兴起。“鸡蛋黄瓜减肥法”“意念克制法”“生酮减肥法”等一系列减肥、减重的方法被明星、博主和企业带火,以“快速减肥”“轻松减脂”“节食”等关键词为代表的科普笔记、用户分享也越来越多,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以瘦为美”的单一审美评价体系控制、绑架。
一方面,社交媒体对“白幼瘦”审美的追捧加剧了“以瘦为美”的身材焦虑,另一方面这种焦虑又在用户、博主的不断互动中带来流量,让这样片面、单一的审美价值更加深入人心。此时,减肥药的出现,给无数“瘦不下来”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再加上明星、博主的种草,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一个从制造身材焦虑到宣传减肥法、减肥药再到兜售减肥产品的“减肥生态”。
而在这样的生态面前,“卷”进去的消费者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健康。
作用与副作用,是处方药的一体两面。以被称为“减肥神药”的司美格鲁肽为例,它属于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摄食中枢,让患者食欲下降。服用这类药物确实可以对特定的适应症有一定的减重效果。但是恶心(十分常见)、腹泻(十分常见)和呕吐(常见),还有肝肾损伤、甲状腺C细胞肿瘤,也都是其副作用。而被好身材的诱惑冲昏头脑的消费者,只看“有效”,“假装”看不见“有毒”,这无异于用健康为代价,卷进畸形的“减肥生态”中。
不断发生的减肥药滥用情况告诫我们,对待减肥药的态度需要有所转变,尤其是体重正常的健康消费者,更应当保持慎重,减重处方药是治疗代谢类疾病的工具,绝非变美的捷径。 我们理解每一位追求美丽的人,不论是“以瘦为美”还是“以力量为美”,都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是,审美不该有单一化的标准,更不应当成为健康的枷锁,放下对他人定义的“好身材”的焦虑和执念,看见身材之外的健康、自信和生命力,才能看到更美的自己。
海报新闻
- 支付宝推出全国第一个智能体支付服务“AI付”,助力激活AI 产业生态
- 中国光大银行深化“同业投资+同业生态”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 推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科学解决方案!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在青岛举行
- 大咖访谈|青岛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做到“顶级”
- 山东生态文化新方案出炉!四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要迎来这些变化→
- 雨夜义诊,健康守护!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北部院区“健康夜市”火爆开启
- 睡得越多越健康……是真是假?假的
-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鲁医健康说·时令与健康”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举办
- 健康服务需求凸显 泰康“健康闭环”守护幸福
- “健康加 守护家”项目启动,多方联动助力健康家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