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保卫战”

2025-09-03 17:10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15382) 扫描到手机

九州体育9月3日讯 (记者 纪豪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一名患者推向生死边缘。胸腹部遭受重创,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处骨折……多个脏器接连告急,生命红灯频闪。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创伤中心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MDT),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最终成功守护生命。

创伤绿色通道即刻开启,MDT护航建起生命急救的“第一道防线”

深夜,一名因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多发伤的患者由120急救车送至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本部院区急诊医学部。到达抢救室时,患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CT检查提示其伤势极为严重:失血性休克、创伤性肝破裂、左髋臼骨折、肺挫伤、气胸、呼吸衰竭、颈椎及多发肋骨骨折……生命垂危,命悬一线。

医院创伤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多学科专家迅速响应。急诊医学部、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甲状腺血管外科、骨科等专家迅速集结,麻醉科与手术室也同步完成术前准备。一条高效衔接的生命救治链被迅速点亮,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抢救时间窗口。

协同救治,多学科联手,逆转危局

严重多发伤抢救,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血压低至80/39mmHg,乳酸高达8.7mmol/L,提示存在严重组织灌注不足和代谢性酸中毒,处于极度危险状态。

急诊团队立即给予深静脉置管快速补液,氨甲环酸止血、快速输注血浆、红细胞等补充凝血因子,改善组织灌注,为后续创伤手术团队创造了关键条件。

介入止血,精准栓塞,力挽狂澜

患者创伤性肝破裂,持续失血,血压不稳定。血管外科葛卫宁副主任医师与脑科中心闫志生副主任医师迅速行动,在介入手术室为患者施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手术团队精准锁定肝右动脉出血点,运用明胶海绵颗粒与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成功封堵破裂血管,一举控制住致命性大出血。

术后,患者血压趋于平稳,随即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生命支持与系统治疗。

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依托成熟的创伤中心体系和快速响应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实现了从急诊抢救到介入手术,再到重症监护的无缝衔接,彰显了“高效协同,生命至上”的救治理念。未来,八医创伤中心将不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关口前移,狠抓创伤救治“黄金一小时”,持续提升救治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严重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专家表示,多发伤,是创伤领域中非常棘手、凶险的一种情况。它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这种伤情往往复杂多变,病情进展迅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部院区急诊医学部简介

急诊医学部下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病房、EICU、院前急救,10个规范化抢救单元,开放床位60张,EICU开设22个重症救护单元;设急诊手术室、急诊导管室(2个),急诊放射科、急诊化验室、急诊药房。

科室特色诊疗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器、心脏复苏机、呼吸机/转运呼吸机、快速床旁检验设备、床旁超声、血液净化设备、床旁X线机、纤维支气管镜、IABP、ECMO等急诊重症救护设备齐全。

科室特色诊疗,对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心脑血管急症、各种原因的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中毒等急危重疾病具有丰富临床救治经验;急性创伤、急腹症、多发伤等外科急症,蛇咬伤等动物致伤救治经验丰富,近20年连续实现毒蛇咬伤零死亡、零致残;对复杂、大型手术后病人,复合伤病人、心肺复苏病人,循环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高,对于急性危重中毒有着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擅长一体多病,心肾、心肺、心脑综合征及心、肺、脑、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综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