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追光的人,更做自己的太阳!双眼视力仅0.01,不服输的他被青大录取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学子踏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8月28日,记者从青岛大学了解到,今年该校迎来了一位来自云南的特殊新生伍思宇——他以571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被青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伍思宇的双眼视力为0.01,却用耳朵作舟、以心为帆,拓印出生命的万丈光芒。
视力仅0.01的人生逆袭
看一下青岛大学网课,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在高考后的这个暑期,伍思宇基本上没有闲着,留足时间围着学习打转。近来,看着小伙伴陆续开学,伍思宇满心都是羡慕,自身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根据青岛大学报到时间,工商管理专业9月13日报到,而伍思宇已经在脑海刻画青岛和大学的模样。一家三口计划提前出发,感受青岛的自然和人文,也邂逅一下伍思宇的大学。
伍思宇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在今年高考中取得571分,超出云南省特殊类型控制线36分,最终综合专业条件和个人兴趣,报考了青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不过,与众多新生不同的事,伍思宇双眼视力仅为0.01,目之所及一片朦胧。而他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靠着自己的耳朵和助视器,经过高考完成一次人生的逆袭,将在青岛开启全新的生活。
为期待埋单不如行动起来
说起自己的视力问题,伍思宇告诉记者,发生在2021年中考后。眼睛有些近视的他,本准备重新配眼镜。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如何进行矫正,都达不到理想状态。这时候家人意识到,孩子的眼睛可能出问题了。伍思宇说,最开始只是左眼模糊,视力下降得非常快,甚至出现视野缺失,很快就扩展到了右眼。
在他的世界中,眼前好像蒙着一层纱,看东西模模糊糊,一家人跑了云南、北京、武汉等地的很多医院,被确诊为双眼Leber视神经病变(11778),是一种罕见病,治疗还处于临床阶段。对于当时只有15岁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伍思宇说,刚开始感觉失落,不明白为什么如此,一度陷入消沉情绪之中。
“窝在家里有点颓废,整天感觉无所事事,还不如到学校听课。”伍思宇说,当时心里的想法是,等待药物的时间太长了,与其为一个期待而埋单,不如从现在就行动起来。虽然父母2021年为他办理了休学,在家人和同学的鼓励下,伍思宇还是坚持到校学习。
“听”伴随高中学习
由于视力条件限制,“听”始终贯穿他的学习。2022年,伍思宇正式开始上高一,脸贴在书本上才能看清字,更别提黑板上的文字了。后来,伍思宇用上了助视器,总归还是比较吃力,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也意味着要比别人更努力。
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伍思宇只能聚精会神地听,靠一双耳朵解决学习难题,一旦在课堂没能跟上,就课下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非常幸运的那一个,遇到关心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总把知识和试题读给自己听,让他一点一点掌握了知识。
靠别人读题目始终不是办法,毕竟在高考考场还得靠自己,这条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伍思宇开始有意识的训练,提升借助助视器做题的速度。他说,就是觉得不服气、不低头,虽然自己的视力不好,就是想证明自己一点不差。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支撑着伍思宇走过了高考。
既要追光也要做自己的太阳
“所有打败不了我的,都会让我变得强大。”这是伍思宇坚持的人生信条。实际上,他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虽然视力条件有限,却喜欢篮球等体育活动。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养成写作的爱好和习惯,多次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奖。在他看来,写作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用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用文字传递情感和力量。
大学将是全新的起点,伍思宇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视力在治疗中恢复,期待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期待遇到更多的朋友,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伍思宇说,与其一事无成不如精彩过日,自己会始终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对生活保持热爱,对未知保持兴趣,“不仅要做追光者,更要做自己的太阳。”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牛晓芳 图/受访者提供)
- 右手无名指功能受损求医无门,青大医疗集团西海岸第二医院两期手术助患者重获新生
- 山东港口日照港:追光逐日绿能澎湃,尽享低碳好“风光”
- 机器挤伤致右小指离断!青大医疗集团西海岸第二医院田茂元团队手指美学再造助“指”重生
- 涵盖市南、崂山、西海岸三大病区,青大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年手术3000余例,用专业为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护航
- 110分钟手术演示惊艳全场!青大附院王科教授团队腹膜外腹腔镜技术彰显硬核实力
- 青大附院神经外科:厚积薄发,追求卓越,引领区域神经诊疗技术创新发展
- 青大附院腹部超声科:以特色技术为先导,精准诊断保障患者健康
- 与尖端医学研究无缝对接!青大附院临床试验咨询查询平台上线
- 各位高考生及家长注意,这些“录取”可能是陷阱!
- 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长记得修改个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