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节|医心向党·医心为民,5位青岛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分享他们的从医故事

2025-08-18 16:46 大众报业·九州体育阅读 (13750) 扫描到手机

九州体育8月18日讯  (记者  孙贴静)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8月18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2025年青岛市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邢晓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青岛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崔竹梅;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瑞;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创伤中心、手足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袁光海;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环仁;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福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凤茹5位奋战在医师岗位上的“健康守护人”出席见面会,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数据:

涵盖临床、中医、公共卫生、口腔

青岛执业(助理)医师达44910

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173个,床位69327张;卫生人员总数127969人,涵盖医师、护士、药师、技师等多个专业领域。而作为诊疗工作的核心力量,执业(助理)医师44910人,涉及临床、中医、公共卫生、口腔四个主要类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4.3人。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一数字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我市居民在常见病诊疗、慢性病管理、急症救治等场景中,能够获得更及时、更充足的医师资源保障。

近年来,青岛市卫健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制定出台《青岛市“大医强青”人才新政》,设立全委人才发展基,提高人才引育补贴。拓宽招才渠道,采取高级人才和博士公开招聘、校园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柔性引才等方式,多方位、分层次进行人才招引,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积极推荐专家参加各级人才工程评审,组织各类人员到知名医院跟岗实训。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师占比不断提升,达到了69.15% ,反映出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在逐步提高。在职称方面,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有2800人,他们在学科建设、疑难病症诊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是推动我市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国家级重点专(学)科(含建设项目)24个,省级重点专(学)科达到146个,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7个。

作为中医药国字号“双改革”城市,青岛市实施“岐黄人才”梯次培养计划,构建起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医德高尚、理论深厚、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中医药杰出人才,全市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生8236人,引育岐黄学者、泰山学者4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中医药特色人才等73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名中医等197人,青岛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基层名中医等373人。同时挖掘推出37名民间“传统医学达人”,形成了涵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中医药人才梯队,为中医药技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也将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新需求新期盼,为医务工作者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引导医务工作者珍惜职业荣誉,努力钻研医术,把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职业追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患者的临床工作中,打造医护药技“金名片”,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和获得感。

崔竹梅

扎根妇科临床一线37年

年完成各类妇科手术1.3万余例

崔竹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青岛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三十七年来,始终扎根妇科临床一线,从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开拓到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从妇科肿瘤的早期筛查预防到晚期疑难病例的精准施治,她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每年完成各类妇科手术1.3万余例,为无数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2000年,崔竹梅从北京协和医院博士毕业回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率先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对科室年轻医生无私传授,为腹腔镜技术的早期发展贡献了力量。2009年在日本进修,学习了先进的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回国后在青岛市率先开展,为那些无法耐受传统气腹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后她又带领科室逐步开展腹腔镜三四级手术,并在山东省首次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微创妇科手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科室微创手术占比已超过90%,惠及更多岛城女性。

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方面,科室组建了妇科肿瘤综合诊疗团队。作为首批全国卵巢癌规范诊疗质控试点单位和中国妇科肿瘤多学科联盟单位,致力于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通过手术化疗及维持治疗全程管理,大大改善了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生育和家庭对于女性尤为重要,科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结合年龄和生育要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尽可能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能力。很多年轻肿瘤患者治疗后,不仅成功战胜了病魔,还圆了“母亲梦”。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作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及山东省盆底疾病诊疗中心,依托山东省妇科疾病生殖保护实验室和青岛市宫颈疾病重点实验室两大科研平台,已成为山东省妇科疾病诊疗技术发展与临床转化的示范标杆,致力于为广大岛城妇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陈瑞:手术总成功率达99.5%

为低年龄、低体重患儿拓宽治疗边界

陈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心脏中心先心病专家委员会常委。35年光阴,他始终坚守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在跳动的心脏上雕刻生命奇迹,迄今已完成72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与 2100多例介入手术,手术总成功率达99.5%。      

2000年,陈瑞从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学成归国后,突破性地将手术适应症拓展至超低体重儿领域,成功为众多低年龄、低体重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矫治手术,为患儿及父母带来了治愈的希望。作为我国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领域的研究者,陈瑞执笔撰写的《中国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专家共识》,已成为该病症临床诊疗的专业标准,为规范诊疗流程、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2019年,在英国儿童心脏病大会上,陈瑞作为唯一一位中国学者受邀发表 30分钟主旨报告,系统分享了我国在小儿心外科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临床成果,向国际同行展示了中国小儿心外科的卓越成就。

由陈瑞创新的右腋下小切口手术也为众多患儿带来的切实改变:目前已通过该术式完成2000多例“无痕治愈”案例,患者年龄覆盖新生儿至成人,而且实现了100%的成功率,不仅让疤痕隐于无形,更让恢复时间显著缩短,“让患儿恢复快、少遭罪”的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和青岛市攀峰学科,已构建起集外科、内科、麻醉、体外循环及重症监护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诊疗体系。从精确至毫米级的术前评估,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手术方案;从多学科协作制定的完善应急预案,到覆盖患者成长、延续至成年期的终身随访制度,中心创建的“青岛模式”已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全程管理领域的典范。

 袁光海完成手足外科手术上万例

用精益求精回报患者的信任

袁光海,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创伤中心、手足外科主任,主任医师。2017年,他牵头创建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手足外科,2023年带领科室被命名为青岛市手足外科诊疗中心,现任青岛市手足外科诊疗中心主任及医院手足外科主任,同时兼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医院显微外科示教中心负责人。在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来,袁光海完成手足外科手术上万例,其中断指断肢再植成功率达到90%,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及拇指再造成功率达到98%以上,这两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袁光海认为,医者仁心是一代代医者用生命传承的精神内核。当手足损伤的意外来临,其摧毁的不仅是患者本人的劳动能力,也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医者的手术刀上承载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患者疾苦的感同身受,对医学极致的执着追求,对生命尊严的虔诚守护。30多年过去了,如今袁光海带领手术团队的年轻医生们无数次站在了手术台上,用所学所能“抚平伤痛”,用精益求精回报患者的信任。

王环仁致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

深挖中医经典经方治病的“髓”与“魂”

王环仁,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深挖中医经典经方治病的“髓”与“魂”,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擅长运用针、灸、药、推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各类疾病。

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王环仁将醒脑开窍技术、刺井穴法与“归心”思路结合,应用于郁症、不寐及肠易激综合征等情志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胆绞痛、肾绞痛等痛症治疗,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他创立了“河车路针法”,治疗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和胃肠病等慢性虚损性疾病。深耕五运六气理论和藏象学说理论,运用“五运”针法和“六气”针法调治五藏虚损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以及进行未病先防调理等。总结立体、多维切脉临症治疗思路,配合针灸与精准施药,以“小方治大病、奇方治怪病”,努力做到让患者花费少、疗效好。王环仁先后荣获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九州体育指导老师、山东省中医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好医生等称号,获批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王环仁表示,只要患者有需求,便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更要关注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解决患者问题,遇到焦虑的患者还常常安慰、开导。在未来,他也将秉承医者仁心,持续不断精进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来服务更多群众,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走近中医、了解中医、信任中医。

张凤茹:扎根基层守护居民的健康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专家”

张凤茹,青岛市市南区金门路街道福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扎根基层临床一线近20年,先后荣获“青岛市中医先进工作者”“青岛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标兵”“市南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市南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团队队长,张凤茹带领团队构建起覆盖儿童青少年、孕产妇、中老年人的全周期中医药服务体系。2021年以来先后在福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中医养生文化知识角,创建精品国医馆并向青岛市高水平国医馆推进。2025年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开设福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减重门诊,作为青岛市首批中医减重门诊之一,成功挂牌“内分泌代谢科肥胖诊疗联盟标准化管理中心成员单位”,成为区域肥胖诊疗领域的重要力量。目前,张凤茹的团队守护着辖区2000多位居民的健康,2023年以来通过网络线上解答居民健康问题11959条,线下开展健康讲座27场,让家庭医生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健康服务闭环。

近年来,福清路中心依托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联合青大附院、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市南区疾控中心专家力量,创新整合资源,打造“1+1+1”家庭医生团队模式,为居民提供多级联动服务。目前,福清路中心在管服务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已超过70%。在慢病管理方面,也构建从预防、筛查、诊断到康复的全周期模式,通过医防融合标准化流程,提升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让家庭医生服务惠及更多家庭。